保護山徑:心態重於工法

保護山徑:心態重於工法

香港自1976年開始設立郊野公園,至今已有廿四個,佔全港土地面積約四成,再加上大大小小的郊遊徑、行山徑,成為香港人最重要的郊野資源,每逢假日遊人如鯽。近年多了越野賽事,亦令踏足郊野的人士以幾何級數上升。剛過去的周日是由綠惜地球主辦的香港山徑日,除了如去年般邀請義工一起修復山徑,亦再次請來台灣修復步道專家徐銘謙在網上共學中分享,她慨歎香港山徑的損耗速度快得令人驚訝。如何保護山徑,是一眾愛山愛郊野人士都關注的課題。

山徑為何損耗?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在網上共學中分享她對香港和台灣兩地山徑的觀察,她認為台灣和香港的山徑設計和使用的修復工法有所不同,沿於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分別,例如香港的山徑屬於粉質花崗岩,表土經行人踐踏後容易沖刷成凹溝。兩地雖然都同樣有些欠缺公德心、偏愛踩上山徑以外範圍的人,但台灣有較多公眾參與修復山徑、名人宣傳以及傳媒廣泛報導等,有見香港山徑的損耗程度較她數年前來港時更為嚴重,她認為:「香港山徑損耗速度這麼快,問題可能不在修復工法,而在人心!」換言之,遊山人士的山徑保護意識不夠,要再加強教育推廣!

徐銘謙(左)早前曾來港開設修復山徑工作坊。(Photo: 綠惜地球)

視乎環境可採用不同的修復山徑工法,並使用木材、石頭等天然材料。(Photo: 綠惜地球)

造成山徑損耗的行山行為:

  1. 偏離原有山徑,踐踏及破壞旁邊的植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令山徑損耗加劇。
  2. 為了影相打咭而踏壞植被、偏離山徑。
  3. 抓住山徑植物借力。

人人自覺保育山徑

現時漁護署團隊以及綠惜地球等環保組織雖有舉行山徑修復工作坊,培訓義工協助,但光是漁護署轄下的郊野路徑便超過500公里,還不包括其他部門管理及巿區連接路徑,因此最有效的保育方法始終是所有行山人士都自覺!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Vivien便建議大家跟著原有山徑行、勿闢小路;量力而為,避免因為路徑難行而需抓住植物借力等等。

今年香港山徑日都有不少義工參與,將修復材料運上山及協助修復。(Photo: 綠惜地球)

網上共學環節的分享包括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綠洲Oasistrek創辦人Teddy Law,以及綠惜地球社區社區協作總監Vivien Cheng,更清晰展示香港山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