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道

香港的行山徑遍布各區,多而雜亂,總長難以估算,要全面地進行管理和恆常維護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作為山徑使用者,保護自然環境亦是責之所在。若是我們能夠在遊山和跑山時作出配合,多加注意自己的行為,不但可避免造成新的山徑問題,亦可減輕山徑承受的壓力。

我們深明一條舒服好走和原始的路徑才可以引導行人在「正軌」上行走,而這也正正是我們的目標。在可行和安全的情況下,大家應在原定的路線上行走,避免踏踩兩旁的植被。此外,近年闢徑加建的情況著實令人憂慮。勿抄捷徑自不用說,也再三懇請大家切勿隨意開闢路徑或自行加建設施,因這些未經正式規劃和設計的山徑將來很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山徑問題,大增管理和維護工作的難度。

如前所述,在香港推動手作步道面對不少困難。由來已久的工程外判制度固是阻力之一,而大眾的既有想法也造成一定程度的窒礙,特別是在光譜兩端的一群。雙方的觀點趨於兩極:一方認定水土流失問題乃自然現象,理應放手不管,批評任何形式的干預都是破壞自然之舉;另一方則堅信建設高強度的硬體設施才能保障行人安全,抨擊對方坐視的態度是置公眾安全之不顧。

從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角度去看這些裸露的樹根,結論可有不同?

參與手作步道活動有助了解其背後的理念。

山徑使用者向來習慣以自身經驗和角度出發去看待山徑議題。我們很鼓勵大家試著以管理者的視角去思考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案。其實使用者和管理者並不必然處於對立的位置。用家可以藉著參與手作步道活動親手打造一條切合自己需要的山徑,同時加深對管理事務的認知。

香港的天然山徑彌足珍貴。隨著山徑使用量日增,山徑問題持續惡化,而部份管理部門仍未採納手作步道,可以預期未來仍會有更多不當的維護工程陸續開展。我們寄望大家共同監察政府的工作,繼續循不同的渠道發聲,表達自己的想法。此外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我們「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的工作。

這是我們在「道亦有道」專欄的最後一篇文章了。希望過去的十多篇專文能令大家對香港山徑的現況和維護工作有進一步的了解。最後要感謝Sportsoho在過去一年來提供一個平台讓我們分享有關山徑的種種想法。我們冀望在守護山徑的道路上與大家相遇。

以手作步道方式復修的路段(西貢昂平)。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2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