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浪三世代

香港的滑浪點寥寥可數:石澳、大浪灣、西貢大浪西灣、大嶼山長沙和貝澳,地方少而且浪不大,卻有不少香港人熱愛滑浪,生命與滑浪密不可分。三個分別生於50、60、90年代的滑浪人,他們的故事反映了時代背景不同下,滑浪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亦彰顯了滑浪人(surfers)隨遇而安的個性。

陳柏勤(大哥)

走進大浪灣村,彷彿與城市脫了節,原居民擁有地權,不怕業主加租收鋪,特別多老士多,村口第一間就是可樂士多。陳舊的木枱櫈,鋪塵的招牌,這裡從五十年代已經開始經營,由一間賣汽水的小士多變為租板兼賣簡單菜式的小茶餐廳。別以為士多老闆陳柏勤僅僅是一名做士多生意的老人,他可是大浪灣的第一代滑浪華人,見證著大浪灣這數十年的變化,有來過大浪灣的滑浪人幾乎都會認識他,並尊稱他為「大哥」。

第一代大浪灣滑浪華人

六十年代是全球滑浪的黃金年代,滑浪熱潮由夏威夷、加州、澳州席捲全球,對流行文化影響亦極之深遠:搖滾樂團沙灘男孩(The Beach Boys)、荷里活經典滑浪電影Gidget都是有關滑浪的流行文化產物。成長於這個年代,在大浪灣土生土長,大哥與滑浪的緣份早已注定,「士多在我母親那一代開始經營,主要賣汽水和提供帳幕給來沙灘的外國人,有些外國人在這裡滑浪就會將滑浪板存放在士多,所以我就有機會在晚上偷用滑浪板落水玩。」雖然大哥自言當時並不算是很熱衷滑浪,只因為「無其他娛樂才會滑浪」,但他年輕時去旅行都會順道去滑浪,九十年代亦曾經到過澳州黃金海岸滑,對那種站在板上被浪推進的快感還是享受的。

然而,在那個講求四仔主義的年代,在物質和金錢面前,興趣也得放下。為了生計、結婚生子,大哥在壯年期搬離大浪灣,出城打工,拋下了滑浪。直到九十年代末,多人在這裡滑浪,大哥才逐步將士多擴展為滑浪者的一個存板庫,「九十年代開始多人玩,其一因為有區議員曾經建議在沙灘劃個滑浪區;另外就是有本地人成立香港滑浪協會(已解散),教人滑浪,帶動對滑浪的認識。」存板數量最巔峰的時期大概在2010年,「我最高紀錄可以存到接近一千塊板,但現在可能他們玩慣了外國的大浪,少了在大浪灣玩,板的數量就逐漸回落。」

見證地貌改變

古人慨嘆物是人非,現代社會的趨勢則是人非物亦非。數十年在大自然中本來是很短促的時間,環境甚少有大改變,但有了人為的干涉,滄海桑田可以是一瞬間的事,大哥親身感受到大浪灣的浪受到挖掘海沙的影響,「六十年代的時候,在大浪灣好出已經起到浪,浪一路湧來,可以玩到十秒八秒,浪算好靚,現在哪有十秒呀,起身幾秒就已經好快滑完一個浪。」因為浪的品質受到風力、受風時間和海床的地形影響,而多年來在大浪灣對出的航道挖掘海沙,海床的地形受改變令到大浪灣的浪不如往昔。

破壞力極強的颱風山竹前年進一步將大浪灣的沙扯向西邊,令颱風過後大浪灣的浪更加差,「影響好大啊,浪變得更加不靚,沙被扯去深水灣和淺水灣,沖到上更衣室,現在唯有等自然回復,慢慢砌返回來。」說起山竹,大哥回憶當時的情況極之惡劣,連沙灘的更衣室都被浪打得殘破不堪,需要重建修復,情況比起六十年代的瑪麗、溫黛、露比更甚,「以前雖然好多十號風球,不過無長時間吹著,都是一至數小時,但山竹吹近十小時,影響好大。」

因為身體問題,大哥近年已經甚少滑浪,但士多對於眾多滑浪人來說,不止是一個放板和補給的地方,更加是滑浪人聯誼的聚腳地,大哥亦深感欣慰,「當然開心啦,有這麼多人。我收這樣平的價錢也不是要賺大錢,都是做熟客為主,過得去就可以了。」

一位法國滑浪人為年青時的大哥留影,相片掛在可樂士多的一隅。

李松標(二哥)
石澳泳灘的浪和大浪灣不相伯仲,但因為有更多遊人和泳客,石澳的士多都沒有提供租板服務,所以有浪的時候比較少新手來玩,多數是有自己板的老手才會到石澳。相對大浪灣,石澳滑浪的空間比較多,亦誕生了不少滑浪好手,其中之一就是石澳原居民的後代李松標(Bill)。他五十多年來從沒有搬離過石澳,滑浪人都稱他為石澳Bill。他自習滑浪,有份創立過滑浪板品牌,算是香港滑浪界的OG(老前輩)。

Mike Cee (三弟)
一年幾乎有一半時間是在外地滑浪兼工作,他的數塊滑浪板都放在上環迷你倉。

(更多詳盡訪問內容,請參閱《運動版圖》2020年4月號!)

Text、Photo:阿史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