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協展出全港首套流動繩網 家長大讚有助子女成長
遊協展出全港首套流動繩網 家長大讚有助子女成長

繩網陣在市民大眾的印象,或許是一個只能在營地接觸的活動,為此需要耗費時間前往營地,極不方便,但現實並非如此,香港遊樂場協會(遊協)早於一八年在法國引入全港首套流動繩網,以滿足學界對在校園內進行歷奇活動的需求,裝置最近在「香港運動消閑博覽」中展出,並提供體驗環節,讓入場人士亦能一嘗挑戰高空的快感。
據遊協體育服務部單位主管方栢浩(Parco)介紹,流動繩網高四米,參加者會登上一點八米高的平台,進行六至八關的繩網陣挑戰;而裝置的建設並不繁複,Parco指出裝置無法透過車輛直達香港多處,會展便是其中一例:「我們的車輛停泊在五樓,但是我們卻需要從展廳的另一邊(末端)搬運至攤位安裝。」故此相較外國只需四人便能安裝,香港則需要四至六人,雖然如此,裝置仍能在兩小時內完成整個建設過程。
過往團體及機構若有意進行高空歷奇活動,由於市區設有繩網陣的場地寥寥可數,因此只能選擇位處偏僻地帶的營地,這難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在交通上,極不方便,Parco認為,流動繩網能夠補充本港高空歷奇設施在這方面的不足:「固定場地的繩網陣的確有其優點,但在過往的入校活動中,校方往往希望能藉此增加學生們的歸屬感,所以我們引入這套裝置,讓所有學生能在校園中接觸繩網陣挑戰,從而加深認識。」而裝置採用全港唯一的持續防護系統(Continuous Belay System)亦是一大亮點,參加者無需具備任何技術,亦不需在挑戰途中轉換裝置,讓他們無需顧慮安全問題,全情投入在克服挑戰的過程。

遊協體育服務部單位主管方栢浩(Parco)

流動繩網提供六至八個關次予參加者挑戰,而整套裝置僅需四至六人,便能在兩小時內完成建設。
有小朋友在現場體驗時分享感受,除了表示好玩,更想要「再嚟一次」!而家長們亦大讚流動繩網有助子女成長,表示支持學界舉辦相關活動。育有一對子女的陳太認為能在校園有限的空間中提供這類裝置予學生參與,或許可提升他們的軟實力:「本地校園大多僅有操場予學生休憩,若然他們能在校園接觸繩陣等活動,不但能培養勇敢面對困難的精神外,也能提升思考和解難能力,打破他們只有『死讀書』的校園生活。」而體驗環節亦讓家長感受對子女們的正面影響,林太便是其中一個:「當我看見兒子剛剛在繩網上看見他的同學未能通過關卡,便出手相助的一幕時,這使我感動不已。」認為學生能從這種挑戰中培養抗逆能力。

陳太在其子晉霆挑戰時,舉出手機錄下他成長的一幕,她認為能在校園有限的空間中提供流動繩網予學生參與,或許可提升他們的軟實力。

林太目睹兒子(右)在繩網上幫助未能通過關卡的同學的一幕表示感動,認為學生能從這種挑戰中培養抗逆能力。
Text & Photo: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