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動中探索生態知識 本地欖球會首度與生態組織合辦同樂日 為什麼欖球會都以動物命名?以下活動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天水圍欖球會早前(八月二十日)首度與生態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合作,於天水圍天秀欖球場舉辦社區同樂日,同場亦舉辦首屆 Chill WILD 欖球生態盃,活動共吸引逾四百名來自新界區小型欖球會,青少年機構,元朗和天水圍區內居民參與,大會盼望籍此能讓大眾從欖球運動中學習生態知識,以喚起他們關注和愛護生態的意識,而活動更獲得不同本地商店贊助,以自由定價方式售賣產品,所得款項將用於支持本地動物組織。
【Cover Story】紋身是⋯⋯終身愛好——欖球教練 范信基(基仔) 據說英文「Tattoo」一詞,源自遙遠的南太平洋群島中波利尼西亞文的「Tatau」,這種古老又美麗的圖騰,便深深吸引著前香港七人欖球隊成員范信基(基仔),也令他曾一度成為香港少有的南太平洋圖騰紋身師。
從當天 到今天 屈旨盈、陳楚琪及趙顯臻的故事各有不同,有人完滿結束一項運動,於緣份推使下轉投另一項;有人被迫轉項;亦有人想尋求新挑戰而主動轉項。雖然動機不同,但當中他們的運動員心態亦相當純粹而雷同。三人都心無旁騖,仍然不屈地抬起頭向前衝,演奏出只屬他們,關於倔強、勇敢和頑固的美麗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