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版圖

  • 【我要上全運】全運會群眾賽事活動項目圍棋選拔賽 甄選10位棋手代表香港出戰全運會

    由中國香港圍棋協會主辦,並獲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籌備委員會(籌委會)支持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賽事活動圍棋項目香港特區運動員代表選拔賽分為混合雙人聯棋組及個人組。出戰名額包括男子個人公開組(1位)、女子個人公開組(1位)、男子個人業餘組(1位)、女子個人業餘組(1位)、混合雙人業餘組(2位)及全民團體組(4位),一共10個席位。其中全民團體組由四個不同年齡層的選手組成:第一台為25歲以下的青少年,第二台為25至45歲的成年人,第三台為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第四台則是一位65歲以下的女子,彰顯了群眾項目「全民參與」的特質。
  • 培育青年,連繫社群| 香港外展訓練學校 #20IMPACT20 航海學習旅程

    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和清水灣鄉村俱樂部攜手合辦的#20IMPACT20 航海學習旅程,為本地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平台,讓他們透過參與航海旅程發掘潛能,培養出堅毅不屈的精神,在旅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並建立領導才能。同時,計劃亦著重培養青年人與社區的聯繫,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為社區發展作出貢獻。
  • 飛人。咖啡。深水埗—梁筠宜|Café Chat

    「飛人」通常用來形容一百米短跑選手,在短短9至11秒間跑過真的像飛一樣。梁筠宜便笑言自己的性格很適合短跑:「我很急性子,雖然是有執行力,但看電影會想快進,行路也是急步行!」但在Café中的她卻和運動場上的她截然不同——這是靜態的她,也代表她努力學習如何「慢」:「2024年再次受傷,休養了好耐,康復後我提自己不要急,該休息時要休息。」她曾因為訓練過量而令傷患反覆,不希望重蹈覆轍。
  • 排球。氛圍。新墟—杜詠雯|Café Chat

    「打了沙灘排球後,我覺得技術方面也更成熟。」
    排球運動員杜詠雯以咖啡豆比喻技術更成熟的自己:「就像是經過炒製、日曬後變得Nutty的咖啡豆!」「室內排球強調球員的技術和互相配合,我們有不同的節奏去打不同的戰術,我會形容它有點像牛奶和咖啡配合要平衡、口感有層次的Latte;沙排是兩個球員要負責所有攻防,要想的事情好像更簡單,但臨場應變就要更靈活,也要求更高強度的對抗,就像Iced Americano,喝下去時感覺清爽,但味道是濃烈的。兩款我都會喜歡飲,是不同的享受呀!」
  • 足球。人生。九龍城—袁晧俊|Café Chat

    九龍城足球會今季升班港超聯,簽入司職門將的袁晧俊,令他經常出現在「生昌焙豆」飲咖啡變得順理成章:「有時我們早上在石硤尾練波,下午我會去一間在觀塘的Gym操練,中間空檔便會來這裡休息放空。」說順路卻並不一定,但在Café聚腳的都是熟客,不知不覺地令阿袁養成了習慣,在這裡經常與在同一間Gym訓練的籃球運動員梁兆華「巧遇」,有朋友見到他們倆互相出IG Story打趣,又會「慕名而來」。碰到朋友便隨意聊天,由訓練方法、做職業球員的煩惱、汽車,到講人生大事,一杯啡的時間卻可以展開漫長的對話。
  • 【我要上全運】全運群眾賽事保齡球選拔賽 退役港將再組隊逐獎牌夢

    由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主辦,並獲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籌備委員會(籌委會)支持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賽事活動的保齡球項目選拔賽,於4月5、6及12日在啟德體育園「Top Bowl」保齡球中心舉行。選拔賽設男子及女子組別,共有77隊男子隊及20隊女子隊參與,以五人一隊作賽,賽制以十格計分制及貝克賽制進行,比賽設16局賽事,總分最高的男子及女子隊伍將獲選為香港代表隊伍參與單打賽、雙打賽及五人隊際賽。
  • 【我要上全運】全運會群眾賽事活動項目毽球選拔賽圓滿舉行 參選者與總會對賽事分外重視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賽事活動毽球項目預計於八月中在肇慶舉行賽事,為選出香港代表出戰,中國香港足毽總會於3月26日完成選拔賽,選出甲、乙組的男女子三人賽,混合雙人賽及4x30 秒混合團體接力計數賽共六個項目的香港代表。參選者鄧卓堯指:「是次選拔可供全民報名參加,不同於以往毽球賽事在港隊內選拔代表出戰。今次看見很多港隊外的球員來選拔,感覺很新鮮。」他認為並非經常有毽球的全國性賽事,而是次全運會為四年一度的全國盛事,所以對毽球項目而言是很重要的一戰。
  • 個人成長與自我突破 - 外展教練實習生Rody的親身經歷|香港外展訓練學校 #20IMPACT20 航海學習旅程

    在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和清水灣鄉村俱樂部合辦的 #20IMPACT20 航海學習旅程中,我們見證了一個鼓舞人心的故事。故事的主角 Rody 是一位充滿熱情的年輕人,通過這次旅程,她不僅突破了自我,還找到了新的目標。#20IMPACT20 航海學習旅程的核心目標是幫助年輕人裝備自己,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領袖,回饋社會。Rody 的故事完美體現了這一計劃的目標。通過挑戰自我和突破舒適圈,發掘了意想不到的潛能。
  • 【我要上全運】門球首亮相全運會 選拔賽眾多選手齊聚摩士公園爭代表香港出賽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舉辦在即,今屆賽事設廿三個群眾項目供普羅市民參與,從而實現「我要上全運」的理念,當中十九個比賽類大項中,就包括首次引入的門球項目。門球項目選拔賽於4月13日起進行單打、雙打以及混合五人制門球賽事,吸引過百名選手及觀眾齊聚摩士公園參加或觀看比賽!
  • 飛台灣 來一場馬拉松旅遊

    香港近年有不少跑步比賽,由短至一兩公里的親子跑到專業的超馬,到早陣子成為全城熱話的香港四徑超級挑戰。台灣的跑步風氣與香港一樣盛行,每年全台北中南部甚至離島各地舉辦跑賽有過千場,包含城市、郊野、鄉鎮、海邊、離島和具玩味的賽事,各式其式。
  • 懷恩在意大利比賽的一次靈異經歷|Road To Mars

    2019年2月12日,旁晚9時,懷恩隨隊友抵達意大利的比賽酒店。小龍:「414號房,死死聲唔老黎喎」小龍是懷恩劍擊隊隊友。牛高馬大,不怕蛇蟲鼠蟻,只怕妖魔鬼怪,堪稱劍擊隊陰陽眼,同時亦是公認的吹水怪魔。懷恩:「唔係尾房就得啦~」兩人搬着劍包,行李箱,笨拙地乘坐電梯上4樓。酒店地下大堂新潮華麗,光鮮亮麗,怎料到4樓走廊,竟像古堡文明。紅色鋪麈地毯,黑色木頭牆磚,末端掛着一塊圓形鏡子。
  • 38座冠軍背後的覺醒—從暴食地獄到舞台自由的真實告白|健身健心

    04/29/2025 - 18:41 by editor
    「獎盃堆滿房間的一年,我卻經常在廁所催吐。」聚光燈下的冠軍笑容,是用後台無數個自我厭惡的夜晚換來的。這不是勵志故事的前奏,而是我——一個擁有38座冠軍的職業選手,最不堪卻最真實的過去。冠軍的詛咒:鎂光燈照不到的陰影
    當裁判高舉我的手臂時,觀眾不會看見:運動員酒店裡,顫抖著撕開第六包巧克力的手指;凌晨一點,對著馬桶哭喊「為什麼控制不了自己」的迴音;每次賽後體重暴增時,那些「下次一定要更完美」的自虐式扣喉。
  • 成為家長的動力|運SEN解說

    04/29/2025 - 18:32 by editor
    在特殊教育需求(SEN)運動指導的領域中,我可能屬於一個相對小眾的群體。我的教學範圍不僅涵蓋了主流學校,還延伸至特殊學校,甚至包括一些慈善機構和工廠中的SEN學員。我雖然是精英運動員出身,卻不會強求我的學生在運動成績上達到什麼具體的標準。我相信,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在運動中找到真正的快樂,享受這個過程。
  • 羽毛球場上的「暗黑兵法」|我有難題

    自古以來行軍打仗兵不厭詐,在競技體育上雖然不如打仗一般帶着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心情上場,但競技體育的生態一直都是汰弱留強,沒有運動員會喜歡當輸的一方,所以優秀的運動員必定會在賽場上全力以赴,想盡一切方法為求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 亞洲三項鐵人短距離錦標賽|十二門圖

    4月5至6號於中環海濱舉行亞洲三項鐵人短距離錦標賽,亦是香港第一次主辦亞錦賽賽事,反映出香港亦可以舉辦大型賽事,對香港三項鐵人來說是一個里程碑。首日賽事香港隊分別派出七男五女參加精英組個人賽,本次短距離錦標賽的距離為750米游泳、五圈共18.7公里單車及5公里跑步。次日派出兩隊參加男女子混合接力賽,距離為300米游泳、7.4公里單車、1.7公里跑步。
  • Whatever it Takes|一波一轆

    “The world is far there. If we do the same, the gap will be the same. We need to push much harder.” 3月19日,教練神色凝重地走進體能房說了這番話。下午,營養師給我們開會,主題是Body Recomposition。他用沙啞的聲線給我們講解新一階段的營養目標。PPT內有我們每人的每日建議攝取量。教練希望我們增肌,因此,要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作為能量補給及肌肉修復。營養是其中一個重心,更要有充足的休息及睡眠。離開前,教練問我們有什麼可以幫助我們,我們有什麼難處即管開口。我哽咽地道:「I think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us, ourselves.」
  • 鞠躬的三層意義|柔之道

    上柔道課第一堂學的,是鞠躬。每一場比賽的始終,是鞠躬。身為一個柔道運動員,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鞠躬的真正意義……這能說得過去嗎?
    三月中,我義務在裁判班上當模擬比賽的選手。沒想到,這意外地讓我第一次真正了解鞠躬。
  • 與別不同的學界精英賽|輝之筆去

    在剛剛過去的三月份,每日學界體壇消息不斷,皆因今年度學體會打造出與以往不同的學界精英周,排足手籃四大球類的四強決賽及田徑決賽都安排在兩周內完成,讓整體賽程更加緊湊。兩個星期內,學校老師及學生都集中火力在精英周賽事,有部份同學們更身兼數職,在短時間內為不同項目代表學校出戰最高學界殿堂。
  • 運動員與「牠」|源來如此

    認識我嘅人,都知道我喺香港大部份時間都同我寵物黐埋一齊,好多人認為我好愛寵物,但係大家唔知嘅係其實寵物喺我成個運動生涯入面幫咗我好多。

    喺2013年結婚之後,好快就同我太太都希望屋企裏有一隻寵物,然後就擁有咗屬於我哋嘅第一隻寵物——柴犬K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