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二代是否贏在起跑線?-單車運動員 Brian Cook 運動員為大眾認識時通常都已有一定運動成績,而在鎂光燈下的運動明星亦各有經歷: 「風之后」李麗珊自幼在舅父指導下接觸及練習滑浪風帆;「牛下女車神」李慧詩至中學時才加入單車港隊接受訓練,但也自少熱愛運動,更曾加入中學田徑隊;張家朗出身於籃球世家,雖然先接觸籃球,但小學時已開始學劍擊,中學已成為全職運動員並在世界賽嶄露頭角⋯⋯ 令人相信運動員必須自幼開始培育。
在虛擬賽道上破風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Junior 道場 「見到其他學校的選手都穿上專業裝備,但我們在比賽前幾日,才剛剛買得及單車鞋、單車褲。」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的蔡洛誼老師說起不禁一笑。訪問當日,同學們甚至還未有單車衫,沒有最好的裝備,但勝在有赤子的鬥志。
應否立法強制佩戴頭盔騎行單車? 近日,有立法會議員就有關單車騎行時佩戴頭盔的問題,向運房局局長陳帆作出提問,陳帆表示自2020年起,涉及單車的意外數字有上升趨勢,他透露政府目前正積極考慮修訂法例強制騎行人士佩戴頭盔以確保其安全,並已於今年四至五月就有關議題諮詢不同持份者的意見,目前正在整理及分析所收集的意見。
土耳其單車雙城遊|Sports Travel 只要你喜歡運動旅行,土耳其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橫跨歐亞大陸,土耳其北臨黑海,南面是地中海,西面是愛琴海,四季景色宜人,每個季節不同地區均可進行各種戶外運動,行山露營、潛水、滑雪、戶外攀石、滑翔傘等。
【交替訓練】運用室內單車訓練提升戶外騎車的表現 在室內進行一個小時的訓練幾乎是室外騎行的兩倍,這是因為在室內單車上,我們會不斷通過踩踏產生相同的動力,並在有限的休息狀態下騎行,而在戶外騎行時,有許多外部因素會減慢我們的步伐,包括交通燈,道路設計,汽車等,這些停頓都會改變肌肉在踩踏時施加的張力和踩踏行程的張力。
瑞士遊的夏與冬 提起瑞士,相信不少人也與我小時候對瑞士的印象一樣,不是飄零燕內動人如畫的山水風景,就是一眾雪友嚮往的滑雪勝地。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頗久未能離開香港去旅行,那就讓居於瑞士的我帶大家眼睛去一趟旅行,介紹一下瑞士的景點拍照打卡外,更重要是提供一些和運動有關的行程安排——畢竟愛看這本雜誌的大家對運動十分感興趣吧,希望這次我能提早為大家安排到瑞士行程,到時候無論夏天還是冬季,疫情過後來到瑞士就可以肆意遊走!
不一樣的視角 人類間的問題,很大程度都基於每人都只能從自己的觀點及角度出發,若然嘗試轉換視點,世界亦會不同,帶來無限可能性。同樣道理亦能套於斜躺車,有人會認為它是單車的一種,有人則視為另一種運動,但坐於斜躺車上,不單能體驗另一種視角,更能嘗試新一種可能性,是單車與否又有何重要?
卡路里消耗量點計好? 做運動除了希望身體健康,不少人更靠做運動瘦身和減重。近年大家在減重時更雙管齊下,做運動之餘亦十分注重飲食,每次運動時更會計算卡路里消耗量。雖然燃燒多少卡路里並不是衡量做運動有多大價值的唯一指標,但透過數字我們可以得知一些關於運動強度的資訊。
【香港優秀教練選舉】沈金康第11度獲全年最佳教練殊榮 「2019賽馬會香港優秀教練選舉頒獎禮」在疫情影響下首次以線上直播形式舉行,頒獎禮上共有205位教練獲得表彰,以感謝其在2019年致力培育香港運動員在各個區域和國際賽事中爭取佳績,及積極推動社區及學界體育發展的付出和貢獻。
陳傑斌 - 三鐵新手上路:如何騎得更快? 初初開始三項鐵人自行車訓練的朋友,通常平均騎乘速度約為20-25公里/每小時,所以終極目標會設定為平均每小時30公里,在這裏先不談深奧的功率訓練方法,雖然功率計可以非常準確地記錄運動員訓練時力量的輸出,但價錢並不便宜。雖然價錢比以往已經大幅下降,現時最平的也要三、四千港幣,而且需要有專業教練去收集和分析數據及制定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對於新手並不太實際。在這裏要談及的就是最基本能夠提升騎乘速度的方法。
虛擬運動的 - 前世、今生和未來 新興的虛擬運動,於近年、特別是近月受益於疫情影響,需求大增,以驚人的速度融入日常生活。由虛擬運動的前世 — 最古老的單車及跑步機,發展到現今流行的室內模擬運動軟件、模擬滑雪及賽車等大型模擬器。縱然它們名稱各異,模擬運動?電子運動?虛擬運動?但不變的是,只要設備齊全、不分地方仍能開展有關體育項目,原地跑步、踩單車、室內滑雪及賽車等都非天方夜譚。
慎防冬天戶外運動猝死 踏入冬至,天氣開始轉冷,身體狀態與夏天不一,進行較高強度運動如路跑、踏單車等有機會因失溫、身體延展性不佳、血管收窄而增加運動難度或導致意外。寒冷天氣下運動可能會令血管收縮,誘發心臟病,雖肇事死者的死因未必與天氣有直接關係,但在低溫下運動仍需格外留神。
無悔追夢 Hidybobo (陳靄然) 陳靄然(Hidy)近年放棄全職工作,決意投入全職運動生涯。由10年前開始跑步,到後來苦學單車,再兼修游泳,闖入三項鐵人的世界,更曾獲資格參與國外兩大比賽之一:Challenge Samorin的World Champ賽事。Hidy每步走來,支持她的是不屈的堅持,還有腳下一對又一對Mizuno跑鞋。
香港の單車旅帖 新界西北區的新單車徑連接元朗及上水,令整條新界區單車徑網絡東至馬鞍山、西至屯門,貫通沙田、大埔、粉嶺、上水、元朗,全長約60公里。往昔單車遊都集中於馬鞍山至大美督路線,今期封面專題便為大家準備上水、元朗及屯門的單車遊筆記,旅程共52公里,適合展開一個新界西北一日遊!此外,我們還邀得三項鐵人運動員Hidy分享單車安全Tips,更有居住當區的He-man、阿昌及Dennis分享他們的單車漫遊生活,一起體驗慢活的樂趣!
重新認識單車守則 單車在香港,究竟其角色是甚麼﹖要明確說明,非常困難。不同的人有不同演繹︰單車屬於運動﹖交通工具﹖悠閒玩物﹖兒童玩具﹖它的變化可滿足到以上不同的需要,如你視之為交通工具,它具道路使用權,可在大部分馬路與其他車輛共同行駛。但是,道路駕駛者必須是成年人並考取牌照;單車友,可以是3歲到80歲,當中如何劃線﹖
風起了-梁嘉儒 說起單車,大家會想起「牛下女車神」李慧詩、「亞洲車神」黃金寶。其實本港單車成績一直保持良好水平,獎牌不斷。很多新血正為香港拼搏,欲在獎牌榜添上自己的一分力,為港爭光。「對比其他選手,我還有很大進步空間,未到期限前,我要不斷踩,可以踩多久便多久,不讓自己有後悔的一刻。」
運動 X 插畫 不少運動友因受到各樣動漫、書本或跨媒體創作當中的畫作或故事啟發而開始投入運動世界,這些作品滋養著運動友的身心靈,更有人藉此化身作者、插畫家等,感染更多人投身運動。運動與藝文創作的連結由此密不可分......
新界單車徑網絡9月開通 屯門踩到馬鞍山無難度 連接現時分散在新界個別路段的單車徑,是「單車友」過往多年的訴求。近日終於傳來好消息!據聞今年單車徑網絡將於今年9月正式開通。整個單車徑網絡主要由兩條主幹線路段組成,屯門至馬鞍山主幹線由屯門到達馬鞍山;而另一路線則由荃灣至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