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代表團蓄勢待發德國世大運 港隊75人大軍力爭再創獎牌紀錄
香港代表團蓄勢待發德國世大運
港隊75人大軍力爭再創獎牌紀錄

第32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世大運)舉行在即,將於2025年7月16日至27日在德國萊茵魯爾都會區舉行。中國香港大專體育協會於7月8日(星期二)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授旗儀式,中國香港代表團將派出109人代表團參賽,當中 75 名運動員分別出戰 10 個體育項目。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由國際大學體育總會(FISU)主辦,為全球大學生參加的國際性頂尖體育盛事,並分為冬季和夏季運動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每次為期12天。有14個運動項目為必須舉辦,另可由東道主自行確定最多3個可選項目。自1959年首屆賽事以來,世大運已成為全球大學生運動員的最高水平競技舞台,不少奧運名將曾在此嶄露頭角,而香港亦由80年代起開始派出代表團參加世大運。
在上屆成都世大運中,香港代表團表現卓越,創紀錄地斬獲12面獎牌。其中,女子劍擊重劍個人項目金牌得主佘繕妡,以及花劍團體項目冠軍成員李逸朗今年將再度披掛上陣,力爭再創佳績。本屆賽事,香港代表團精銳盡出,75名精英運動員將在射箭、競技體操、田徑、羽毛球、劍擊、賽艇、游泳、乒乓球、跆拳道及網球等10個大項中奮勇爭先,展現香港運動員的非凡實力。
是次的授旗運動員代表為泳將張心悅及跆拳道運動員盧蔚豐,兩位均於上年巴黎奧運代表香港出戰,其中盧蔚豐上屆亦有出戰成都世大運,他直言現在有各大賽的經驗,自信增加了不少,「有了以往比賽的經驗,我今次沒有特別緊張的感覺,反而更有自信。今次我很期待與韓國或中東選手交手,因為他們的打法較進取。」與奧運時的心態如出一轍,他希望打好每場比賽,並且藉著是次世大運,能更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可以好好調整。他現在對於取得好成績 有更深遠的寄望:「我亦希望可以取得好成績,爭取更大機會讓跆拳道成為A級精英體育項目。」

盧蔚豐
對於有多年比賽經驗卻是首次踏足歐洲賽場的田徑選手陳佩琦而言,這次德國的世大運充滿了期待,「比賽了十幾年第一次到歐洲比賽,我非常期待。希望有機會能試試當地的美食。」她預期本次賽事的水平與成年組的亞洲賽相近,競爭將會很激烈。陳佩琦感慨道:「今次是最後一次以學生身份代表香港到世界賽比賽,加上上年受傷,於是為了是次世大運達標,今年非常努力,終成功爭取到出賽資格,希望能好好享受今屆賽事,並超越上屆於準決賽止步的成績,跑進決賽!」
另一焦點運動員符妤名同樣對世大運充滿期待指,「今次去德國一個從未聽過的城市比賽,我對當地的環境及食物有所期待。」今次她第二次參加世大運,從上屆成都世大運的經驗得知,世大運的對手都是平時世界盃的對手,因此在備戰上與平常差不多。符妤名指:「以學生身份代表香港機會難得,而且世大運有年齡限制,我希望能盡量享受今次賽事。」劍擊隊完成世大運賽事後隨即再戰劍擊世錦賽,因此她們亦視世大運為備戰世錦賽。

符妤名
而體操運動員陳卓林對於德國並不陌生,她以往都有去過德國比賽,認為當地的文化及食物等都不錯。今次是她第二次有機會參加世大運,雖然上屆因傷未能出賽留下遺憾,「但我認為受傷也是一個成長過程,希望我可以從中學習、反思,並藉著今次機會享受再次參加世大運,我相信今次能無負過往的努力及經歷,盡全力表現,取得好成績。」她特別期待能與台灣及日本的對手同場競技,從中學習。
今屆出戰世大運的陣容強勁,如奪得上屆網球混雙銅牌的黃澤林、王康怡,上屆奪男子花劍團體賽金牌的李逸朗、女子重劍個人賽金牌的佘繕妡等,各焦點運動員未能盡錄,以下附上本屆參加世大運的健兒名單:
射箭:朱栢豪、魏澔遵、葉天朗、潘玉羲
競技體操:朱柏臻、黃俊𤋮、黃昱霖、陳卓琳

競技體操代表團
田徑:陳俊浩、吳君浩、羅毅謙、黃珀恒、葉景維、陳佩琦、張靜嵐、白凱文

田徑代表團
羽毛球:陳卓洛、高城𤋮、劉善熹、王澈、傅智恩、梁詩樂、梁悅儀、馬子雪、吳天殷

羽毛球代表團
劍擊:陳樂熹、張愷駿、何柏霖、李逸朗、梁天晴、麥朗圖、吳庭騫、袁諾文、陳諾思、陳祉澄、朱詠翹、佘繕妡、黎曉瞳、梁洛文、梁雅蕾、薜雅齊、符妤名

劍擊代表團
賽艇:陳柏匡、黃鉦
游泳:陳一嗚、張智傑、何承燁、何肇倫、關鵬、麥世霆、伍棹然、張心悅、林凱喬、吳麗華、孫恩

游泳代表團
乒乓球:陳顥樺、施穎亨、溫保庭、姚鈞濤、江芷林、李凱敏、吳詠琳、黃凱彤
跆拳道:陳頌賢、陳建鋒、卓俊延、盧蔚豐、呂靖楠、黃焯賢、李子晴

跆拳道代表團
網球:陳珏迅、吳奇龍、黃澤林、石卓盈、王康怡
Text:Melo、Keission
Photo:M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