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到便更努力去理解|畫觀蒼綠 「你唔戴助聽器點聽到球證吹哨子?」 「你聽唔到點理解到打Rugby?」 這些問題我已見慣不怪,但我最不希望拖累球隊——因為我的球隊並非聾人球隊,我們打的是一般欖球聯賽。所以每次比賽前,我都會花時間了解球例,做好準備。教練通常會事先通知球證我是聾人,但初期比賽時,有些球證會忘記,會在我的視線外吹哨子,然後再叫我們隊長提醒我避免再犯規。
當缺陷成為最強導師|健身健心 我們的身體是被命運隨機分配,如果說人生是一場牌局,我最初拿到的絕對不是一手好牌—— 比例特殊:腰節偏長,上下身肌肉分佈不均,上身瘦得像飢餓的小孩,下身卻異常腫脹。我的相簿裏沒有一張相是能夠看到盤骨以下的肉,因為我穿的衣服總是遮遮掩掩。
驚喜的號碼布|賊船隨筆 岐阜是個意外的驚喜! 於我而言,參與海外賽事最大的樂趣和興奮,就是在陌生的街道上奔跑,要不是參加岐阜半馬拉松 - 高橋尚子杯(ぎふ清流ハーフマラソン) ,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這個地方,更遑論踏足。 跟很多跑手一樣,我很喜歡逛賽事Expo,日本的Expo氣氛濃厚,會場外排滿了琳琅滿目的特色小吃攤,會場內邀請了本地偶像歌手為參賽者加油,緊接著是小學生精心打扮的應援團表演。會場中央,各品牌攤位展示著最新的跑步裝備和科技,吸引著眾多跑者互相交流與分享。
難忘 冰攀路上三件事|珊山來詞 大家好,我是龔子珊,這是我第一次在《Sportsoho》寫運動專欄。其實我一直都幾怕作文,特別是讀書時期我的作文成績一直不高,所以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小妹文筆有點笨拙。大家開始認識我,多數可能是因為每年一度的長洲搶包山,又或者是近年多了人留意到我「另一個身份」——冰雪攀登運動員。
曲棍球學甚麼!專注·團隊精神|童路不同道 運動改變性格 Hugo在三歲初次接觸曲棍球,當時十一歲的哥哥Michael已是聖公會基福小學的校隊成員,但他卻沒有想過自己會愛上曲棍球,「當時覺得哥哥很厲害,可以一個人扭過全部人。」媽媽Nana憶述,當時Hugo會跟著哥哥去比賽和訓練,覺得他對曲棍球有點好奇,所以心裡認定Hugo也會有興趣涉獵,當Hugo入讀基福小學時,在體育老師郭Sir推薦下,也就順理成章讓Hugo踏上與哥哥一樣的路。
兩個行山KOL兩種態度—慢活感受山野vs快樂打卡指南︱YAMA嗲 破邊洲近年在小紅書爆紅,從前較難前往的景點,今日變得人滿為患。今期我們便邀請行山網站「綠洲 Oasistrek」網主Teddy及YouTuber「山人物近」Tommi一同從西貢出發,前往東壩考察改頭換面過後的破邊洲,探討「行山KOL」背後的心態。
亞洲璧球個人錦標賽|港隊首度包攬男女冠軍 劉子均何子樂稱王封后 第23屆亞洲壁球個人錦標賽於6月21日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古晉圓滿落幕,香港壁球「一哥」劉子均與「一姐」何子樂創下歷史佳績,首度為香港包攬男女單打雙冠殊榮;隊友梁子軒亦取得男子銅牌,助港隊以兩金一銅的佳績完成本屆賽事。
生物可降解乒乓球有何吸引力? 鄧英杰Jordan和拍檔溫學文Phoenix成立初創公司研發可生物降解乒乓球,採用PHA物料使其重量與傳統塑膠乒乓球接近,希望助運動員降低打波成本又能推動環保「雙贏」。由於他們同樣是乒乓球運動的愛好者,這項研發好似順理成章,但鄧英杰笑言這卻是他們在吃火鍋時的忽發奇想:「見到瀨尿牛丸就令我哋諗到乒乓球彈性是否可用其他物料做到?」
永明籃總合辦新聯賽 企業隊助球員覓生涯出路 中國香港籃球總會今日(6月4日)舉行「Sun Life永明香港籃球公開組男女子聯賽2025」記者招待會,公佈是次聯賽賽制及相關事宜,其中最特別是設立企業隊以及容許不限年齡參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