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

  • Christine Fung:運動與環保都是生活

    「運動是我生活的一部份,每朝早起身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做運動。」馮曉彤Christine由細到大都熱愛運動,喜歡挑戰自己的性格亦令她至今數不清玩過多少項目,不過近年她投入修習瑜伽後卻有另一番體會:「瑜伽的精神是對身體的覺知以及與外在環境的連結,令我更愛惜自己的身體和大自然,因此亦開始在生活上更注重保護環境;另一方面亦減少了對物質的追求,不再經常買衫買鞋。所以有一對可應付我大部份運動需求的鞋,我便更無需要買那麼多鞋了。」
  • 運動產業之環保革命

    開心買鞋、唔開心又買鞋⋯⋯香港人在消費主義的氛圍下成長,購物的選擇和考慮很多時都是「想不想要」而非「需不需要」,而當運動產業幾乎由運動裝備的需求帶動時,談論環保減廢似乎自相矛盾。創辦人 James和Josh曾在香港讀書和成長,因而決定將LANE EIGHT落戶香港,但要付出的努力不止是為品牌開疆拓土,而是對抗整個社會如洪流般的消費主義。
  • James & Josh:運動の牽絆

    運動連結了同樣愛好某項運動的人,也能連結相同價值觀的人,這是 James 和 Josh 成長過程中最深刻的體會。「我們因父親工作的關係,經常要在全球各地飛來飛去,幾乎每兩年搬一次家。到新的環境,運動便是幫助我們打破語言和文化隔閡的方法。」這種牽絆印刻在他們的記憶深處,也許亦是令他們奮不顧身進入運動產業的原因之一。
  • 唔撞㰖球執垃圾

    香港沿海飄浮垃圾好多,不少環保團體及市民都自發組團去海岸執垃圾,不過這個任務並非有心有熱誠就做到,更重要是有體力!海岸垃圾當然不止在沿岸海灘可見,近岸的小島亦有很多,因平日較難有人跡,亦沒有定期渡輪前往,這些垃圾亦更少人清理,有心人便須划獨木舟或小艇去近岸離島及海灘執拾,又要划艇又要撿拾大大小小不同種類的飄浮垃圾,分分鐘比打場波更累!
  • 保護山徑:心態重於工法

    香港自1976年開始設立郊野公園,至今已有廿四個,佔全港土地面積約四成,再加上大大小小的郊遊徑、行山徑,成為香港人最重要的郊野資源,每逢假日遊人如鯽。近年多了越野賽事,亦令踏足郊野的人士以幾何級數上升。
  • 「綠色」運動革命

    環保議題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運動界亦然。單單是跑步賽事上的用品、行山人士於山嶺遺留大量垃圾等事件都曾經惹起不少爭議。近年市面上更出現各式各樣的環保產品,希望喚起更多人關注環境保護的議題。
  • 悠遊台灣攝山行

    根據《2019全球旅遊城市100強》報告,香港榮登全球最受歡迎旅遊城市排行榜首位,至今旅客數量仍繼續領先全球其他城市。而說到香港人最愛的城市就非蟬聯多次冠軍的台北莫屬,台灣可以說是港人的第二個「家」,同樣是休閒旅行的好地方,好多人都被台灣美食吸引而選擇去一個短途旅行。不少人愛為台灣街景美食影相打卡,而作為山系人的我則偏愛拍攝湖光山色,不單令人心神舒暢,更能發現不少在香港看不到的自然風光。
  • 黃健裕 - 世界地球日:跑手能為地球做什麼?

    每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這是早於1970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於1990年代漸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者的節日和環保宣傳日。每年4月前後,世界各地如美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台灣,甚至香港等都有舉行Earth Day Run的路跑賽,宣揚環保訊息。
  • 泰國清邁山火持續 氣候變化將影響山徑賽﹖

    UTMB系列賽原定於今年十月於泰國清邁舉行,但受武漢肺炎(COVID-19)及近月的山火影響,暫時還未知比賽會否如期進行。自上月底起,泰國北部清邁及清萊多處發生山林大火,火勢持續多個星期,當中著名景點雙龍寺(Wat Phra That Doi Suthep)及素帖山(Doi Suthep)的火勢最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