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 Cheung:重構減碳生活

Kevin平日會踩單車通勤

說到環保,很多人自然會想到要做回收,或循環再造物品,但致力推廣減碳生活的產品設計師張瑋晉Kevin認為最重要是源頭減廢,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出各種選擇、實踐環保減碳,而這亦是他喜歡上單車通勤的原因:「踩單車後我很少搭巴士、鐵路,即使要去九龍,我也由灣仔的工作室踩到碼頭搭船過海再繼續踩,交通自主令我更易預時間、更有效率。我不認為我是在做運動,但我每次外出幾乎都以單車代步,有時不經不覺都日踩十多公里。」而他亦有不少設計受到單車啟發靈感,推廣環保理念的同時,更為推動單車文化出一分力。

工作和生活之間有單車

踩單車對很多人來說是放假去單車徑進行的休閒活動,也有人視之為需要經常操練的運動,甚至有規律地定下每星期操練幾天、幾長距離的單車課表⋯⋯Kevin接受訪問後第一句話亦說:「我不是運動型的人!我只是喜歡踩單車。」雖說如此,但他每周都有一兩日要踩車由灣仔工作室前往鰂魚涌探望父母,來回一次都已十多公里,再加上到其他地方開會、工作,一星期隨時踩三、四十公里,肯定比假日車手踩得多。

只見他踩著自行安裝了煞車系統的Fixed Gear在街頭穿梭自如,尤其港島區多上落斜,踩著這部沒有波段可轉換的單車,他卻輕鬆地踩上斜路,渾然不覺:「習慣了就好,也不是很難嘛!」他外型斯文,的確更像個設計師,若非拿著單車頭盔,相信走入任何地方都不會令人聯想到他和踩單車有關係。不過他踩車的理由卻足夠「文青」:「踩單車可以多點時間觀察城巿。經過舖頭可以隨時停低,經過花店會聞到花香,經過小食店會聞到魚蛋香⋯⋯和城巿是零距離,可以產生很多連結的『工具』,亦是認識社區很好的渠道。」

由最初想有更多交通自主,和社區的聯繫是個意外發現。「我的第一架單車是Strida,因為當時與家人同住,空間不足,覺得可以摺起較慳位,出街又可以摺起很方便。沒想到這架車踩出街的回頭率竟然有200%,好多原本不似會同我傾計的人會過來搭訕:『我後生時都有踩單車⋯⋯』;我與經常遇到的外賣叔叔都會點頭打招呼。這些是意料之外的connection。」他有時會參加單車路權活動、單車遊行、單車導賞團,又會去單車舖,認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定期透過單車有些聚會活動。「可能因為價值觀相近,踩單車好像很容易連結到對環保、生活有另類想法的人,都幾有趣。搭巴士很少會有這樣的互動和凝聚到社群。」

Kevin換上Fixed Gear單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Strida轆細,速度受限,而在馬路上踩車速度不能太慢,否則其他司機會很無耐性地對踩單車人士很反感。

將單車零件up-cycle

單車零件成為Kevin的設計靈感。

貫徹手工藝的熱情

踩單車啟發了Kevin很多up-cycling、將廢物升級再造的設計概念,例如用電飯煲內膽製成的單車鈴、用車軚改造成燈飾、以及最近西九文化區邀請他一起製作音樂三輪車等,都是他踩單車帶來的靈感和種下的種籽。而作為產品設計師,Kevin習慣落手落腳將意念變成實物,中間需經歷不少試錯階段和微調,也因此他的工作室更像個工坊,有著各式工具 ,可見他也享受做手工的樂趣。數年前他換上Fixed Gear單車,正是看中其復古外形及適合手工維修加工的構造。「這種單車相對結構簡單,慢慢我亦學識自己更換零件及修理,方便很多。踩這種單車的人一般都較喜歡復古風,我一直都找不到合心水的配件去打造喜歡的風格,便試著自己造。」他與另一些音樂人合作做up-cycling樂器時,意外發現電飯煲內膽敲出的聲音原來很響亮,便成為他製作單車響鈴的靈感,開始回收電飯煲內膽。

西九音樂三輪車

如大家想親眼欣賞下音樂三輪車的造工以及本地音樂人表演,可以逢星期六、日黃昏時段到訪西九海濱長廊。 日期:即日起至12月31日逢星期六、日
時間:5:30 – 6:30pm
費用:免費
表演單位及更多詳情:
https://wk.org.hk/2Ue7dCJ

早前西九文化區亦找上Kevin,原意是想打造一件和單車徑上的人有交流的裝置,「我自己對西九的印象除了單車徑,便是live music,所以便想如果在單車上可以進行音樂表演就好!」由是者,西九牽頭的這個計劃促成了音樂三輪車的誕生。他們決定在三輪車上焊上香港製造的曾福鋼琴,音樂家坐在車上沿途演奏,在西九海濱伴著海風和夕陽,意外地大受歡迎。「櫈位幾高幾闊幾大距離、琴音等等都要調校,幸好始終不是要長時間演奏,所以未必要跟足音樂表演的規格。」Kevin笑言,「我們甚至考慮過要加上安全帶,避免音樂家掉落車,或者放上鋼琴後的重量能否踩得郁等等⋯⋯哈,有很多細節要考慮。」

香港雖然並非著名的單車友善城巿,與日本、荷蘭等地比較當然有很多不足,但Kevin認為將單車通勤當作生活的一部份去嘗試,又或在生活文化各方面融入單車文化,慢慢改變出行習慣,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和環保一樣,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上多思考一點、善用自己的選擇權,由消費習慣以至回收減廢,個人微小的力量也可帶來改變。

(完整封面故事收錄於《Sportsoho運動版圖》2021年12月號)

Text: Nicole
Photo: Mr. C
Design: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