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之光》:燃燒一切之後|動映話

《勝利之光》:燃燒一切之後

「老頭子,你最光輝的時刻是在甚麽時候?全日本時代嗎?而我呢……就是現在了!」這是《男兒當入樽》裡山王戰末段,負傷的櫻木花道堅持再次上場時所說的經典名言,每個Slam Dunk迷都會背誦,每次重溫也都血脈沸騰。「我只有現在」,在漫畫裡表達的是一股單純熱血,但是放到現實,意義卻變得沉重許多。這是多年後我看過美式足球電影《勝利之光》(Friday Night Lights)的領會。

熱血火光裡

香港懂看和愛看美式足球的人屬極少數,連帶會欣賞美式足球電影的觀眾也不多,我常覺得這是個不小的損失。運動片拍得是否好看,往往跟那運動好不好拍有密切關係,以隊際球賽來說,籃球格外難拍,因為賽事本身節奏快且不停流動,中間的轉折不容易加插球員情緒描寫及營造氣氛,假如把籃球漫畫那套節奏照搬到真人電影裡,會非常失真。美式足球比賽的模式,卻先天很適合製造戲劇性,因為它每次攻勢(Down)之間都是40秒的停頓、策劃和重整,有很多「呼吸位」去讓編導加入各種情懷、氣氛和對白;到每次攻防展開時,交鋒卻又激烈而短促—比如一場四節共60分鐘的NFL球賽(直播大概要三小時),裡面真正在「打球」的時間加起來其實平均只有約14分鐘,每次攻防不過是數秒的事。美足比賽的節奏,就像一股一股間斷爆發的潮浪,極其適合戲劇的剪裁與鋪排。而美足球隊人數眾多,每個人職司分明(分為進攻、防守和特別組三個專責部隊),教練團則如前線指揮官,全場都不停下達戰術命令,場上對陣直如行軍打仗,攻方寸土必爭地步步侵略,守方則在達陣線前浴血死守,這種性質化為了電影畫面,要燃起觀眾熱血,效果非常直接。

因為這些因素,加上此運動在美國的雄霸地位(2021年全美最高收視的100個電視節目,85個都是NFL和大學美足賽事),美式足球電影一向是荷里活盛產類型,而且歷來傑作不少,我自己也看過好一堆,從大導演奧利華史東加影帝阿爾伯仙奴的《再戰星期日》(Any Given Sunday)、丹素華盛頓主演的《熱血強人》(Remember The Titans)、喜劇的《監獄瘋球》(The Longest Yard)等等都有看過,但個人認為至今還沒有一套能夠超越2004年由彼得柏格(Peter Berg)執導的《勝利之光》。

嚴格說《勝利之光》並不止於一套電影。它原是H.G. Bissinger所著的紀實運動文學,登上過《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曾被《運動畫刊》選為史上最佳運動書籍的第四名。而彼得柏格在把它改編為電影,取得極佳口碑之後(獲ESPN選為是年最佳運動電影),於2006年再將它發展成同名電視劇,成績一樣傑出,共拍了五季才完結。因此這實可說是書、影、視三位一體的作品。

激起青春火花

「Friday Night Lights」的意思是指每個星期五晚上球場亮起的燈光。電影背景是美國德州一個停產石油的沒落小鎮Odessa,是典型的所謂dead-end town,暮氣沉沉,年輕人出路不多,鎮民唯一值得自豪的事情,是擁有一支頂尖的高中美式足球隊Permian Panthers,每年都是最高5A級別州冠軍的奪標熱門。足球在Odessa儼如信仰,整個鎮都像圍繞它而活,每到賽前人人收工關店準備去看球,街道變成死城;鎮民生活的榮辱悲喜,大半都寄託在一群只有十幾歲的少年身上,贏了球後興奮若狂,敗則如喪考妣。地方裡的公家教育撥款捉襟見肘,較富有的居民對球隊捐款卻毫不吝惜,小小的高中卻擁有巨大又漂亮的足球場館和訓練設施,從外挖來的頂尖教練也領著遠優於教師的高薪。為了州冠軍這每年一度的夢想,整個Odessa鎮都不惜一切。

電影圍繞的幾個高中男生,就是在如此高壓的環境下上學、打球和生活。即將成年的他們,是每星期五背負著全鎮期待出戰的英雄;頂著父兄輩傳下來的光環,在有限高中生涯裡贏一座冠軍,彷彿就是他們生命裡最重要的事情,值得燃燒所有。可真是這樣嗎?他們沒有忘記,不時在鎮裡遇到那些已經長出大肚腩、駕著殘舊小貨車的前輩大叔,他們因荒廢學業始終沒能靠足球脫出Odessa,許多年來幹著沒有前景的工作,手上那隻冠軍指環就是僅有的highlight—人生的最高峰假如都在十八、九歲之前就過完,不免有點悲哀,這絕不是那些年輕主角們想重蹈的命運。打球對於他們而言,除了爭冠的榮譽,也是能夠載著他們離開Odessa、航向光輝未來的一條船。

而當中Boobie本是前途最光明的一人,他是天分頂尖的全跑鋒(Fullback),又壯又快,技術全能,既是Permian Panthers的奪冠核心,更篤定是將來職業球星的材料,甚至連日後買屋買車的計劃都想定了。然而在開季比賽裡,一秒之內,一次場上撞擊意外奪去了他的膝蓋和速度,所有的美好規劃,眨眼間都崩潰。
「很少的人會在生命某個階段裡獲得這麼多的承諾,而卻又同時擁有這麼少的東西。」這句話是我在一本講述高中籃球員的書裡讀到的,可說是對這些精英學生運動員最貼切的形容。

星火同行

《勝利之光》這部戲所以優秀,就是帶著這些冷酷的真實,去講述一個熱血求勝的故事。球賽場面固然動人心弦,但我更喜歡是它描繪的人物掙扎,角色們對所處環境既愛且恨的情懷。高對比攝影風格下,那個德州小鎮帶著一種蒼涼,配上Explosions in the Sky的空寂音樂,畫面美得令人心痛。

到最後與強敵的決戰,隊員們尋回了求勝最純粹的價值:不為別的任何人,而是為了身邊每個並肩奮戰的同伴。無論勝負,他們彼此牽手,一起寫下生命裡一段抹不去的記憶。

所有的運動競技,甚至人生裡一切事情,最終意義其實不也是如此嗎?
 

Text: 喬靖夫
Photo: 網上圖片
Design: Yvonne
(完整內容收錄於《Sportsoho運動版圖》2022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