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s of Dogtown》:把人生變成永恆的暑假|動映話
《Lords of Dogtown》:把人生變成永恆的暑假|動映話

許多年前生起要當職業作家的念頭時,我其實懷著一個「自私」的想法:假如能夠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就能吃飯,每天對我來說都是在玩啊,那豈不是等同不用「工作」嗎?因此在看2005年的滑板電影《Lords of Dogtown》時,當片中主角們發現能夠靠滑板賺錢後說了一句對白,讓我聽了會心微笑:「我們未來二十年都會在放暑假。」(We’re gonna be on summer vacation for the next 20 years.)

「無意」掀起滑板熱潮的貧民區少年
《Lords of Dogtown》是至今為止荷里活主流最知名的一套以滑板文化和發展史為題材的戲劇電影,它基於真人真事改編,講述70年代傳奇的Zephyr滑板隊(暱稱「Z-Boys」)如何掀起滑板革命。影片圍繞三個主要人物:Jay Adams、Stacy Peralta和Tony Alva,都是出身於加州Santa Monica和Venice Beach地區的滑浪少年,70年代該地帶充斥許多爛得可以的貧民區,因此俗稱「Dogtown」。對這三個好友來說,只要能每天逐浪,做自己最愛的事,受人認同且不停自我挑戰,暫時忘記貧窮,就是目標,從沒想過滑浪或者滑板是「事業」,只是「生活」而已。
科技往往帶來運動的重要變革,對滑板來說那就是石油的副產品聚氨酯,由這物料製造的滑輪,遠比之前金屬或陶製輪更咬地且吸震。滑板早誕生於60年代,不是甚麼新事物,但當配上新滑輪,突然就變成截然不同的武器,在城市混凝土上踩板前所未有地順滑,能克服各種斜面和高低地形,更能做出有如滑浪的急激轉彎花式。對於這些本就在海上追求極限的少年來說,新滑板成為他們的創作畫筆,各種新風格和動作爆發性地發明出來。
當地的Zephyr滑浪用品店長Skip Engblom(由Heath Ledger飾演)看出這個潛力,於是徵召這大群滑板少年組成「Z-Boys」,到處征戰比賽。「Z-Boys」猶如外星勢力降臨,帶來各種前所未見的實驗性並具速度的大膽花式,橫掃獎項都是其次,更重要是令踩滑板這回事變得cool了十倍。而相對於要望天打卦、衝浪地點和浪頭數量都有限的滑浪,滑板二十四小時在任何街道都能玩,加入門檻低得多。更妙是像天註定一樣,適逢那年頭加州大旱,許多家庭後院游泳池沒蓄水,「Z-Boys」偷潛入人家的碗式泳池當作滑板場,開發出大量刺激的垂直滑法(也就是現在skate park的始祖),再給雜誌推波助瀾,巨大的滑板熱潮由此掀起,主角三人頓成爆紅新星。

個性各異 三子滑出不一樣的路
當無限商機出現,他們的世界不再如從前簡單。三人性格各異,Tony Alva爭勝心最強,個性狂野敢冒險,卻易自我膨脹;Stacy Peralta較溫文且思想成熟,滑板風格瀟灑而完美;Jay Adams忠於街頭根源,著重滑板的創造性,總對商業化感抗拒,認為是出賣自己。隨著金錢利益介入,三人關係漸漸破裂,而Skip Engblom也不是擅長經營及管理的類型,「Z-Boys」被時代巨流衝擊而哀傷地星散,直至電影結尾,其中一位隊員患了不治重病,才令他們重聚到一起。
三個主角在現實裡走上不同道路,其中以Stacy的成就最高,自創品牌,執導許多經典滑板錄影帶,又組成另一支影響深遠的滑板隊Bone Brigade,而《Lords of Dogtown》這部電影也是由他親自編劇。Tony是第一個滑板世界冠軍,他的自家品牌滑板也曾風行一時。Jay生活較潦倒,曾經犯罪入獄,但現今被公認為一位重要的滑板先驅。千帆過後,無論誰高誰低,名利多少,他們一直做著自己最喜愛的事,把人生變成永不結束的暑假,回頭看,其實已經賺盡了。



Text︰喬靖夫
Photo︰網上圖片
Design︰Warren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