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流女足】先見天地 才見自己 — 韋婉婷

【外流女足】先見天地 才見自己—韋婉婷

與香港五人足球情況相若,由於香港沒有職業女子足球會,球員如希望追尋職業足球夢,必須離開香港,放眼海外。2017年張煒琪加盟澳職球隊布里斯班獅吼(Brisbane Roar FC),成為香港首位女子職業足球員。2020年,韋婉婷(下稱:韋婉)亦成功外闖,得到加盟阿爾巴尼亞甲組(當地女子頂級聯賽)班霸維拉斯尼亞(K.F.Vllaznia)的機會,並勇奪聯賽冠軍而回;好事成雙,三年後韋婉再度外流,加盟泰甲(當地女子頂級聯賽)勁旅春武里(Chonburi WFC),第二次成為職業足球員,體驗不同國度的足球文化。

1

韋婉婷

原為小學游泳和乒乓球隊成員,升中時在母親建議下,放棄體藝並入讀區內較著重成績的陳融中學,因而認識熱心推動女足的施富強老師,從而開始接觸足球。

曾效力球隊:

春武里(泰國甲組)

維拉斯尼亞(阿爾巴尼亞甲組)

沙體(港甲)

公民(港甲)

主要榮譽:

泰國女子甲組聯賽亞軍(2023)

阿爾巴尼亞聯軍冠軍(2019/20)

香港女子甲組聯賽冠軍(15/16、16/17)

疫情期間球場封閉,觀塘海濱道天橋下常會踫到韋婉和友人正進行練習。

融入不同文化的球隊

外流阿爾巴尼亞,雖然僅為球會維拉斯尼亞征戰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但要適應截然不同的環境,卻非一朝一夕:「當時與隊友同住,隊友們沒有排外,日常相處關係也不錯,卻不等於已建立出球場內所需的信任。球場合作時,作為全隊唯一一位亞洲球員,感覺到隊友對自己的信心,比不上她們原有的隊友。」韋婉相信亞洲人於歐洲踢球,需要更多時間和表現向隊友證明自己。除了隊友的信任,韋婉也直言,自我心理層面上,自己的信心也有改進空間:「當時也有歐洲與亞洲球員有別的觀念,因而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影響場上表現。」

韋婉指一個月時間太短,剛揣摩和適應阿爾巴尼亞的生活,便要離開。然而經過第一次外流歐洲的經驗,令韋婉第二次外流與香港文化差異相對較細的泰國時,更得心應手。「雖然泰國隊友不擅英語,未足以能於足球層面上作深層次交流,但同為亞洲人,畢竟更有親切感,也沒有產生外流歐洲時的自我否定。」韋婉外流泰國予半年,她認為有足夠時間建立關係,隊友間犯錯時的互相包容度也更高,有助球場內的合作。「效力春武里期間較少受足球以外的因素影響,期間主要關注是如何理解和配合球隊戰術以融入球隊,能夠更專注於足球。」

韋婉(前左一)相信亞洲球員要於歐洲球隊生存,需要付出更多時間證明自己(相片來源:Graeme Chan)

體驗與香港不一樣的足球訓練

由業餘轉為職業,而且隊友由香港人變成歐洲人,韋婉指外流阿爾巴尼亞期間,訓練有明顯差異:「當地的練習對於球員的力量更有需求,因為練習的範圍會比起普遍香港球隊的練習更廣。例如她們會利用整個半場,於中圈位置長傳到底線近角球旗位置予後上的隊友,隊友接應後即大腳傳中入禁區;擁有足夠力量在這種距離作出長傳的香港本地球員,為數也非多的時候,香港球隊自然不會安排上述距離的練習。」至於泰國方面,韋婉則認為訓練範圍剛好介乎香港與阿爾巴尼亞之間。

兩次外流,無獨有偶地有相同的特性,而該特性反映出香港球隊根本性的不足。「兩地的練習,都分配不少時間於射門和傳中球,以泰國為例,每課練習的頭半小時也是射門,一星期有三天訓練主要練習射球和傳中,另外三天練習戰術和走位配合後的射門。」韋婉認為關鍵可能在於兩地都有自己的球場,因而可花時間讓球員練習射門和傳中較技術性的環節。反觀香港每課訓練只有一個半小時,韋婉估計教練們都想藉珍貴且有限的時間,優先練習戰術配合,技術性環節反而可以留待球員自行於街場操練。

「外闖能夠保持自己對陌生環境的適應力,保持接受新事物的感覺。」

「香港球員的優勢是聰明」

香港女子頂級聯賽只屬業餘,球員訓練時數比不上阿爾巴尼亞及泰國的職業球隊球員。親身體驗過後,韋婉也認為兩地頂級聯賽,球員的個人技術都普遍比香港為高,力量固然被阿爾巴尼亞球員比下去,速度也絕對比不上泰國球員。然而韋婉依然相信,香港球員也有優勢,比較起兩個國家,香港球員都較聰明:「以戰術執行為例,效力春武里時,教練會練習幾套不同的走位配合,可是球員在正式比賽時普遍盲目執行某一套配合,不懂因應球場的形勢變通,臨場應變作出另一套更適當的配合,最後需要教練指示才知道要作出轉變。」韋婉形容泰國的隊友有時「為執行配合而執行」,不如腦筋靈活的香港球員,很快洞悉戰況而「自動」作出應變。

韋婉又指阿爾巴尼亞的隊友,優勢在於力量,因此她們更關注的是如何憑個人的力量和速度壓倒對手,不會執著於戰術配合。是不擅於「用腦踢波」的另一個體現,在阿爾巴尼亞的比賽,鮮有看到具創造性的傳球,這方面或多或少反映韋婉何以作為「區區」一個香港球員,都能獲得兩支足球水平更高的國家的職業球隊所青睞。「我的傳球創造性和靈活的走動,在兩支職業球隊中也算突出,相信就是這些特點,讓我得到加盟的機會。」

「外流兩地過後,韋婉相信香港球員的優勢是靈活的腦筋。」

先見天地,才見自己

韋婉指外闖之前,與隊友閒聊時談及各自的足球風格,也想不出個人特點。「以往會認為自己尚算能勝任多個位置,各方面都具備一定能力。然而外闖後,不少頗有信心的項目如速度,都被泰國球員比下去,便知道速度並非我真正的強項。」

韋婉以春武里的隊友Nipawan Panyosuk作例子,她指這位防守中場曾任泰國國家隊隊長,保持控球的能力極高,傳球主要以保守、求穩為先。韋婉起初認為以這位隊友的技術,應該要更冒險、作出更多進取性的向前長傳。然而於泰國甲組聯賽浸淫一段時間後,韋婉的想法有所改變:「了解泰甲的水平後,便知道由於對手防守球員位置感好,作出成功的向前長傳並非容易;由於對手侵略性高,如果己方傳球失誤,被對方反擊的危險性也很高。因此明白並非以向前的長傳作為專項的Nipawan Panyosuk,為何只集中於自己擅長的保持控球工作上。」

高強度的球賽,讓韋婉了解到球員各自的定位,不需要做不擅長的工作。外闖泰國時韋婉知道自己的盤扭突破能力於職業水平不管用後,即使其盤扭在香港能產生作用,也不會做太多自己非擅長的事,專注自己擅長的工作。「外闖過後,了解自己真正的長處是傳球和走位。建立自己於球場上的定位後,日後會專注升華自己的特質,彰顯自己的優勢,以求得到下一個外闖機會。」

韋婉為春武里射入十一球,面對衛冕冠軍一役更攻入奠定勝局的入球。(相片來源:Jok Imaging Photo Crazy)

外流高水平的國家後,韋婉比以往更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球場上「真正」的特質。

鼓勵年輕球員勇於外闖

兩次外流前,正值二十五歲黃金年齡的韋婉,曾赴日本一支五人球會跟操:「當時即使每天訓練強度高也未感吃力,訓練的第二天自己更感到已完全適應整個環境和氣氛。」期後兩次外流,韋婉感到自己未能保持日本跟操時的高適應力,她認為年齡是箇中主因:「隨年齡增長,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便愈低。外流阿爾巴尼亞,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左右才適應,而且踢的時候也有需要追緊球隊節奏的覺悟;今年外流泰國,更要花上數星期時間,才能追上球隊訓練的速度和體能要求。」韋婉指如果年輕球員希望外闖,要把握年輕時的高適應力。

韋婉相信年輕球員外流,於職業球隊吸取經驗,那怕只是半季時間也會大有得著。韋婉希望自身的外流經歷,能夠感染後輩勇於外闖。然而正如韋婉和其他外流的本地女子足球員,始終也要靠自己去達成計劃。「泰國足總和日本足總有合作關係,泰國足總曾斥資保送兩位當地女子足球員,加盟日本最高水平聯賽WE League的球會,見識亞洲頂級水平,提升能力。」韋婉指日本球隊有海量的本土球員供選擇,原本並不渴求亞洲其他地區的外援來投。然而如上述的合作計劃般,日本球隊能免費得到球員的前提下,則另作別論。「連泰國也要以這種方法提高球員水平,更莫說整體水平較低的香港。」

1

由於本地未有職業,女足球員要成為職業球員必須外流,而且需要自行尋覓機會,當中雖然不乏成功例子,然而這卻非憑一個人的能力能輕鬆成就。「足總有幾十萬興建某某設施、幾千萬執行某某計劃,卻沒有幾千元去協助年輕球員外流。」個性直率的韋婉,保持一貫「有嗰句講嗰句」的態度,指出希望外流追尋職業夢的女子足球員,欠缺協助。儘管如此,韋婉透露她將來仍會自行尋覓外流機會,希望來年能夠外流日本,期望第三度出走香港,浪跡天地,見識世界,認識自己。 

海濱道公園曾是韋婉和隊友加操的球場。

韋婉認為新一代球員應該趁年輕外闖見識,而她本人亦有計劃第三度外流。

Text:Leo
Photo:Mr C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3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