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健身挑戰賽】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望將混合健身帶入校園
【混合健身挑戰賽】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望將混合健身帶入校園

「CrossFit混合健身挑戰賽」於六月底在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舉行,除了校內學生之外,更有三間小學以及三間中學參與。賽事有五個組別包括班際男女子和團體組、師生接力賽和友校接力邀請賽等等。該校教師陳志聰表示,希望把國外流行的混合健身引入香港,是次賽事純屬推廣性質,舉辦邀請賽是為了讓更多學生能夠體驗這項運動。有份合辦比賽的體能教練袁晞而則認為,混合健身混合了力量、爆發力和耐力的訓練,對同學們的體能可以有更全面的發展。
將運動帶入校園

有份參與比賽的香港仔工業學校學生李浩而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的老師陳志聰表示,該校舉辦「CrossFit混合健身挑戰賽」是希望將混合健身引入校園,「我自己本身係混合健身嘅教練同埋體能教練,早兩年已經開始俾啲鍾意嘅同學仔參加,咁今年呢就係想再推廣俾多啲唔同學校嘅同學知道,同埋認識呢一個嘅混合健身嘅比賽流程或者形式。」
有份參與比賽的香港仔工業學校學生李浩而直言,連續做混合健身的動作非常疲點累,「弓步時大腿會很痠,基本上全都係關於大腿嘅運動,喺學校都有練,但只有過別動作去練習,就沒試過連埋一齊。喺賽事都有盡力去做,做到最好。
有助學生增加運動量
體能教練袁晞彥表示,自己在去年開始為該校的籃球隊、足球隊、羽毛球隊、排球隊等進行體能訓練,而一直以來,他都留意到香港學生普遍運動量不足,「如果係有一啲能力或者活動係可以有機會推到一啲動態嘅生活方式,俾啲學生係識多啲唔同嘅運動,其實都係我想去做嘅事」,他最初只是希望在校內推廣混合健身,沒想到最後學校會邀請友校來比賽,甚至吸引到商業機構贊助。
陳志聰續指,混合健身的動作和一般學校會做的體適能相似,但當中部分加入了一些舉重元素,「今日佢哋做嗰啲嘅動作,其實個難度唔算好高,其實都係平時大家可能體育課或者校隊會用到嘅動作例如可能有掌上壓啦、波比跳呀、深蹲呀、弓步等等,都係一啲功能性嘅動作為主。」

在友校接力邀請賽中,小學組由樂善堂梁銶鋸學校(分校)(左)奪得冠軍,而中學組則由香港仔工業學校(右)勝出。
在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舉行的「CrossFit混合健身挑戰賽」中,除了校內學生參與的班際賽事外,在友校接力邀請賽中,更有來自其他三間小學和三間中學的學生參與,小學分別為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蓮社學校、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和樂善堂梁銶鋸學校分校,以及三間中學分別為宣道中學、香港仔工業學校以及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最後,中學組由香港仔工業學校勝出,而小學組則由樂善堂梁銶鋸學校(分校)奪得冠軍
小學生都可適應強度
賽後,袁晞彥認為活動整體非常成功,混合健身可以因應中小學生之間的體能差異,而微調部份動作的要求和次數,令不同年齡層及能力的同學可以一起參與,達致互相交流,「咁透過呢一啲嘅挑戰嘅動作,希望係可以令到佢哋提高返個身體嘅意識啦,咁同一時間無論係學生自己或者係老師,都可以關注返自己身體嘅問題。」他同時認為混合健身可以平衡訓練學生各方面的運動能力,「好多同學可能會一開始都會進行一啲耐力上面嘅訓練,但係忽視咗一啲爆發力嘅訓練,有啲可能爆發力訓練有好多,但係耐力就好少,但呢個運動係混合兩者嘅,你冇耐力嘅話都唔可以維持咁耐嘅時間,但係你冇爆發力都可能攞唔到呢個重量,咁兩者都好重要。
初次接觸都很快上手
他續指,即使部份學生只是初次接觸混合健身,但表現仍然令他眼前一亮,「其實你見到小學嘅同學都好叻嘅,有啲可能雖然重量攞唔到咁重,但係佢哋用到嘅裝備,協調上都好快上手。而中學組方面,因為佢哋都中四,其實佢哋能力係高好多,所以好多嘢都係可以有更加多動作嘅配搭。我見到其實小學同埋中學,都比我想像中係強好多。」他認為未來再舉辦同類型賽事,可以有空間設計更複雜的賽制及項目,提升同學參與的興趣,將運動融入生活。

Text:Leo Siu
Photo:Jack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