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處不定向 李偉鵬與Star Vision|定向人生

人生無處不定向 李偉鵬與Star Vision|定向人生

人生無處不定向 李偉鵬與Star Vision|定向人生

對今期受訪者李偉鵬先生(Thomas)來說,人生就仿如製作一張定向地圖。有趣的是,他的專業亦把他與定向聯結起來。「Orienteering is life」這句座右銘,完美地描述了他。

Thomas是土地測量師,曾多次因其專業而亮相媒體。不少定向新人甚至老手,都是今年才在賽場接觸到Thomas,但實情他是定向界大師兄,資歷比筆者更高,在80年代初已參與定向。「中學時期我很好動,既是田徑校隊又加入了童軍,當時有個童軍定向比賽,老師見很配合我專長,便推介我去參與,最終有幸奪冠而回。」初嘗甜頭引發他的興趣,於是他加入香港野外定向會(HKOC:當時香港唯一公開定向團體),更未成年便申請成為永久會員。「也許當時我已預計,定向是適合我的終身興趣。」

人生無處不定向 李偉鵬與Star Vision|定向人生

(左圖右二)在中學年代已是長跑發燒友

Thomas(右圖前排左四)在80年代曾是張振興伉儷書院長跑隊的中堅分子

Thomas自問好動坐不定,有許多鬼主意,很快便被另一「愛好」所吸引。他參加了定向地圖製作班,認識了HKOC會長李志堅先生,恰好他在香港理工學院修讀土地測量,他憑此背景很快便被賦予重任,負責製作第一幅單車定向地圖。他笑著回顧青澀往事:「我半哄半騙,拉攏了十個同學幫手,大熱天時一伙人在野外做勘察苦不堪言,怨聲載道,不過最終見到作品印上自己名字,大家還是興奮不已。」

人生無處不定向 李偉鵬與Star Vision|定向人生

Thomas(右)在初跑定向時已與香港野外定向會會長李志堅先生結緣,更一直保持聯絡至今

Thomas畢業後加入香港政府,考取鮑兆龍獎學金後赴英國修讀碩士課程並在當地工作,多番轉折,最後他返港開設顧問公司Star Vision,公司業務主要是土地測量、航空拍攝、地理信息系統等服務,某程度與定向製圖也有關連,於是雖然工作繁忙,他有段時間絕跡定向賽場,但仍與李志堅先生有聯繫,常與他交流製作地圖的心得,亦曾利用航空測繪協助製作地圖。他縱然未能親身落場參與,但仍心繫定向。

人生無處不定向 李偉鵬與Star Vision|定向人生

Thomas希望作為橋樑,把應用科技改進製圖傳承下去

近廿年間,Thomas因多次運用其專業,支援搜索失踪行山人士而聞名。「但尋人不能靠一兩個人,我希望有更多人能參與此事,所以想開班教授相關技術。這牽涉非常多課題,製作地圖是重中之中,就令我回想到定向這項運動。」當然定向本身的特質,亦是吸引Thomas「回流」的主因︰「定向的任務,就是分析地圖,專注自己的目標,撇除沒用的訊息,篩選出最好的路線。我會稱定向為『文武全才』的運動,不能盲目向前衝,永遠要確定自己身處的位置才能取勝。愛跑定向的人,都有穩定的情緒,總能保持在平衡狀態,這正是我的做人態度。」

Star Vision把各地先進的測量軟件及硬件引進香港,定向製圖亦能直接獲益。「現在有不少技術和工具,幫助大家更快製作更準確的地圖。比如利用航拍機以及公開的地理資訊,已能獲取高質量的基本地圖。」只是他更強調人的作用︰「沒有具地圖感的製圖員,任何技術或器材都不會發揮作用。」為此,他近一年接連為多場定向場製作基本圖,積極落場跑比賽主動接觸年青人,還到很多網上論壇惡補。「我相信我的專業對發展定向大有裨益,很想把所認識的傳承下去,所以要親身體驗,才能以實例和自身經驗作為示範。」Thomas說很多定向朋友都有意利用科技改進製圖,只是沒有門路,他非常高興能擔當橋樑的角色。

人生無處不定向 李偉鵬與Star Vision|定向人生

Thomas說應用科技,能更好改進基本地圖的質素

與Thomas傾談,會感受到他對定向的滿滿熱愛,以及心中「人生無處不定向」的哲學。最後他還是以自己的專業作結︰「製作定向地圖,與待人處世其實同一道理。地圖有諸如尺寸、比例等限制,製圖員就是要在這些限制中,按地圖的目的,找出最佳的平衡點。太執著的人無法做好這個工作,反而是要放鬆自己,釐清目標,學懂斷捨離,才能畫出讓大家在比賽中都能舒服閱讀到的地圖。」

Text:蔡偉傑
Photo:受訪者提供、部份相片摘自定向團體FB專頁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