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竊盜症的前馬拉松選手|跑玩日本

克服竊盜症的前馬拉松選手

前期本專欄以「大迫傑之人生第二章」為題介紹菁英跑者退役後的人生規劃。但並非每個退役跑者都能順利走向人生第二章,原裕美子就是個不順利的例子。

現在的原裕美子已能單純享受跑步的快樂 (照片取自讀賣新聞)
現在的原裕美子已能單純享受跑步的快樂 (照片取自讀賣新聞)

筆者第一次知道原裕美子是因為她上了社會新聞:「前馬拉松選手因竊盜被捕」,但在她走入人生歧路前,原裕美子在初馬就拿下名古屋國際女子馬拉松優勝及世錦賽參賽資格。2005年世錦賽中與前世界紀錄保持人Paula Radcliffe同場競技,最後拿下日本選手中成績最佳的第6名。2007年又在大阪國際女子馬拉松奪冠,一時成為北京奧運代表的熱門人選。

但原裕美子終究未能踏上奧運舞台。高中畢業後就加入實業團的原裕美子,因教練嚴格的體重管理而患上飲食失調症。害怕體重超標的原裕美子以強迫嘔吐的方式避免從食物中攝取卡路里,如此飲食失調的結果自然反映在體能上,身體的回復力不足以支持高強度的訓練,結果就是斷斷續續的受傷而不得不退出第一線。

原裕美子人生的不順遂還不只如此。想吃又不敢吃,無法控制對食物的欲求,原裕美子在2007年海外集訓時初犯竊盜。「眼前看到食物就想伸手去拿,腦中想的都是食物,不自覺就下手了」,原裕美子這樣回憶著。對食物的欲望、對體重的不安,彷彿在順手牽羊時得到滿足,越陷越深的她在第6次被捕後入院治療竊盜症,但治療不到半年,還在緩刑期間的她第7次因順手牽羊被逮捕,這次偷的東西是價值僅382日圓的3包零食。

這次恐怕真的要坐牢了吧?同為跑者的法官宣佈判決時說:「妳說妳希望以自身的改變為同樣苦於飲食失調的人們帶來勇氣。我也是個跑者,妳在馬拉松這方面有超越常人的努力及才能,未來希望妳能將努力的才能發揮在這類疾病的領域中」。判決是緩刑4年的1年刑期,法官再次給了她重生的機會。

原裕美子將她的經驗集結成書 (照片取自Amazon.com)     選手時代的原裕美子 (照片取自讀賣新聞)

原裕美子將她的經驗集結成書 (照片取自Amazon.com)/選手時代的原裕美子 (照片取自讀賣新聞)

原裕美子至今仍持續接受竊盜症的心理治療,她將過去的體驗化為文字集結成書,寫作也成為她安定身心的方法之一。偶爾有機會在市民馬拉松出任特邀選手的原裕美子說她現在已能單純享受跑步的快樂,而不像選手時代一切只為了勝利。確實就算是小小金額的順手牽羊也是犯了竊盜罪,需要受到法律的制栽,但刑罰無法解決其犯罪根源的竊盜症。日本並不是個寛容的社會,社會中的弱者往往被標上「自我責任」的標籤。期待以多樣性為主題的東京奧運能夠為日本帶來改變的契機,成為能夠廣納不同聲音及不同背景的多元社會。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1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