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港投身電競行業會否有未來?

在本港投身電競行業會否有未來?

比起其他地區,本港電競發展已是較遲起步,除了沒有將電競定為體育項目,更缺乏合法的電競場地,只有數碼港及旺角的綜合電競館(CGA),似乎成為年輕人投身電競行業的阻因。浸會大學剛於五月底發表一項調查,去年4月至12月透過電話訪問約1,500名15歲或以上的市民,當中發現影響是否參與電競比賽的顯著因素,是「缺乏電競資源」及「香港電競發展不佳」,甚至有近兩成受訪者不知道電競將會成為下屆亞運正式比賽項目,反映市民對本港電競發展的了解仍然不足。

電競精英的崛起

電子競技(電競)產業近年在各地不斷擴大,慢慢成為了全球科技、體育及娛樂事業的大趨勢,為市場帶來莫大的經濟效益,電競選手更變成年輕人的夢想職業。在上述的同一項調查,當中發現卻有超過七成受訪學生支持香港發展電競,並支持繼續投放更多資源。但同時最值得注意的是,當中有參與電競比賽的受訪學生,分別有約69%及63%表示自己亦獲家長支持。

另一方面,為配合電競產業在本港的發展,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在2018年起開辦「電競科技」的高中應用學習課程,培養高中學生對電子競技各種概念和技術的理解,以探索行業的就業機會。同樣地,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港專)亦在今年起開辦「電競團隊訓練與發展」的毅進文憑課程,讓學生學習電競比賽的管理,且於電競訓練館體驗真實的比賽環境,認識企業的運作。

此外,近期仁足社及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所舉辦的「移動球場2.0 FIFA爭霸 」比賽,亦吸引150位青年參與其中,似乎推動足球和電競可揉合起來,透過參與者在虛擬球場上的表現,希望增加其創意及多元能力、提升臨場應變實力等。

由大專院校開設相關課程,以至足球學校對足球電競遊戲的接納,似乎進一步印證了浸大關於電競發展的調查,電競可能是運動發展中不容忽視的「新勢力」。

電競足球比賽

車路士足球學校(香港)營運總裁山度士(左)跟專業足球評述員馬啟仁(右)一同宣傳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