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徑分級制度與管理

若你打算週末外出郊遊,你會去哪裡呢?

如果家有老幼,相信你會選擇一些便於到達,並且沿途指示清晰、休憩點充足的短途輕鬆路徑吧。如果你是一位富經驗的行山者,你的要求很可能迥然不同。大概你喜歡遠離人群,走一些較為偏遠或路況較崎嶇的長程行山路線。

畢竟,每個人的行山動機和需求各有不同。行山體驗的質素優劣很大程度取決於山徑周邊的環境的狀況(包括設施的維護情況)是否符合個人期望,可說與管理方式和資訊充足度是息息相關的。再者,每條山徑各有特色,其用途(保護野外風光、生境、地質、人文歷史、休憩或教育等)、服務對象(在地村民、市民或旅客)和流量各有差異,實不宜以劃一的標準去經營和管理。故此,將山徑分作不同類型或等級更形重要。

目前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的正式行山徑是以使用目的分類,諸如長途遠足徑、郊遊徑、家樂徑、樹木研習徑、自然教育徑等;山徑的難度是以長度、需時、坡度(上落差)和路面狀況為準則綜合計算。可是如此的表述的形式概括籠統,一者欠缺分類標準,二者欠缺詳細說明,無疑過於簡略。至於其他非正式闢建的行山徑,以及一些在郊野公園範圍以外、由其他政府部門負責管理的山徑的資料更是一律欠奉。

香港的行山徑一般以使用目的作分類(圖為衛奕信徑和金山家樂徑)

反觀毗鄰的台灣,以及紐西蘭、愛爾蘭、美國和加拿大等地,已發展出各自的山徑分級制度,為保護山徑周邊資源和維護使用者體驗提供了一個管理框架。山徑等級不完全等同難度等級。相對而言,難度等級單向地向大眾提供客觀的山徑資訊,讓使用者因應自身的能力、裝備的和時間預算等,為自己規劃合適的行程。山徑分級制度則運用更多元的標準為山徑定位,包括氣候、海拔高度、地形;山徑的特色、可達度、坡度、距離、需時、難度;使用者所需技能、使用體驗;山域管制情況、設施,以及維護狀況等釐定山徑級別;管理單位亦會就各級別的山徑採取不同程度的管理措施。

台中大坑步道

紐西蘭Mt. John一帶的山徑

以美國林務署的山徑分級制度為例,山徑以流量、沿途障礙、設施、標誌和使用者體驗為準則分為一(低度開發山徑)至五級(完全開發山徑),並提供了詳細說明,為山徑規劃、設計方向、開發尺度和管理提供了明確的指引。換言之,在這個框架下,管理單位會因應山徑的級別和定位進行相應的維護工作,並建置(或不建置)不同尺度和強度的設施。為山徑制定等級,一方面固是因為管理上的現實考慮,另一方面亦為了滿足使用者的合理期望和需要。

香港具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而山徑狀況、使用需求和法規也跟其他地區不盡相同,難以直接套用上述的分級制度。惟長遠而言,我們應朝著這個方向蒐集和彙整山徑的基線資料和現況,發展一套適用於本地的分級制度,以提供全面的資訊給使用者參考,並作為管理單位的規劃依據和管理工作的規範。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2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