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步教你揀止汗產品
消委會止汗劑報告懶人包:5步教你揀止汗產品
所謂「未食五月糉,寒衣不入櫳」,端午已過,你也把自己吃成糉了吧?是時候運動運動了!相較其他季節,在動輒30度的夏天運動確令不少人卻步,汗流浹背濕答答的感覺混身不舒服之餘,汗味太重也尷尬。但感謝前人,止汗劑在多年前已面世,能為自己找到最適合的止汗產品,煩惱即消失。編輯早前就消委會報告《選擇月刊-536期》為你做了整合,5步就讓你在林林總總的產品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Image by Free-Photos from Pixabay
1. 分清止汗劑(Antiperspirant)及 香體劑(Deodorant)的分別
顧名思義,止汗劑作用於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汗液排出;香體劑則主要幫你減少因排汗而引起的異味。簡單來說,如果你不愛流汗可選止汗劑;不怕流汗但想有「香」汗淋灕的效果,選香體劑就可以。當然,你也可以不做小朋友,直接用止汗香體產品啊!
2. 打開衣櫃,看看自己在衣服顏色上的偏好
止汗產品容易在衣服上留下印漬,白色粉末其實相當顯眼。平常愛穿深色衣服的話,要好好留意 ,請挑整體紡織品殘留表現比較出色的產品。
3. 留意自己的肌膚敏感度
止汗劑一般有鋁鹽,可以暫時堵塞汗腺,以達抑制排汗之效果,亦經常有酒精、化學香料及梳打粉等成份。如果皮膚本身比較敏感,或有慣常脫毛習慣的你,可以考慮標榜使用天然香料或不含酒精的產品,減低致敏風險。

Image by Free-Photos from Pixabay
4.判斷自己是否時間管理大師
止汗劑跟香體劑有不同類型,壓縮噴霧、 滾珠式、香體膏、蜜粉狀、啫喱狀、膏狀⋯⋯ 花多眼亂。追求速度,壓縮噴霧式當然是不二之選,一開一噴快樂一整天,方便得不得了;滾珠式呢?跟你的皮膚直接接觸,肌膚滋潤度相對較高,不過就需要等皮膚先吸收好才能穿衣服,這邊又耗了好幾分鐘。
5.審視自己的懶惰程度
方便度對香港人來說非常重要。承上一點,壓縮噴霧最不費時間,但不方便攜帶; 相反,滾珠型跟啫喱型通常比較小巧,放在褲袋或手袋也不礙地方。有些止汗產品專為懶人而設,把瓶倒轉單手操作噴在背上完全不用麻煩他人⋯⋯啊!還沒說香體涼感濕巾等產品呢。

Image by Free-Photos from Pixabay
總括來說,編輯只想提醒你做個精明消費者。市面上有形形色色的止汗產品,豐儉由人,最要緊依然是挑適合自己的。報告或別人的建議,加以參考就好。如果香體對你來說比止汗重要,止汗效能相對較低可能並不構成問題;方便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話,或許就不用太執著肌膚吸收度。香味是否持久、有沒有美白成分,甚至包裝是否吸引,都可以列入你的考慮因素。說到底,參考過,認真想過才做選擇,最為重要吧?
祝大家有個清爽的活力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