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還是動手?

越野電單車在山坡上刨出一道道疤痕(元朗公庵山)

憑著直觀,我們常會覺得交錯的盤根充滿自然美感,也認為崎嶇的路況能增加挑戰性,理應讓它順其自然,毋需人為介入。可是,如果我們足夠細心的話,它們可能是一些路況惡化的警示——可有想過,凹凸不平是因水土流失而造成的結果?原本深埋在泥土的樹根也因此而裸露在外?

雨水是水土流失的最重要原因。降雨屬自然現象,部份雨水會成為地表逕流,向低窪地方流動和冲刷,帶走泥土,導致路面下蝕。嚴重者則會形成沖溝、損毁路基或邊坡。另一方面,香港山徑使用率高,近年行山的人流一直飆升,使用者長期踏踩路面,影響土壤結構,亦造成路面擴闊、踐踏植被和複線化(產生多條並行或交錯的山徑)等問題。

雨水沿著陡坡沖刷,導致路面表層流失,向下侵蝕。(西貢雞公山)

香港郊外的山路眾多。前人走出的道路尚會因應地理環境和生活所需而拓建。可是,多年來山友卻習慣依隨自己的愛好自行闢徑。這些山徑一般未經妥善規劃,而且山友經常採取步程最短的路線直達峰頂,形成陡上陡下的極端狀況;此外也有山友因貪快圖便而另抄捷徑。當地表逕流遇上這些設計不當、排水不良的山徑,所產生的衝擊力更為巨大。山徑問題加劇之餘,管理難度亦倍增。

除了郊遊遠足,野外競賽的影響亦不容忽視。過去有研究顯示,跑山與行山對山徑所造成的影響相約;然而,根據一項2016年的統計資料,香港在一年間共舉行了120項競賽,平均三天一賽,相當頻繁。數年前中文大學的研究顯示,山賽會對路寬、土壤質地、下切和壓實度等方面構成負面影響,部份遺害亦難以在短期內恢復;而山賽在強度和速度方面比一般行山活動所造成的影響更為顯著。此外,在非指定的路徑上使用越野單車和非法越野電單車活動也對山徑造成不同程度的損耗。香港山徑所面對的問題多元而複雜,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互為影響,造成惡性循環,最終亦導致使用者體驗下降。

複線化現象——使用者為迴避原有的問題路段而走出新的路徑(西貢昂平)

複線化現象——使用者為迴避原有的問題路段而走出新的路徑。(西貢昂平)

捷徑多見於Z型升降路段,但在平緩的地方亦時會出現。(元朗掌牛山一帶)

捷徑多見於Z型升降路段,但在平緩的地方亦時會出現。(元朗掌牛山一帶)

誠然山徑的遊憩承載量(一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所能承受的使用上限)為何,需要進行更多長期觀察和深入研究,但種種跡象表明,不少山徑已超過其生態承載力,而由於本地一向沒有推行人流管制或封閉山徑等措施,根本難以仰賴自然進行自我修復。

雖說我們應致力保存天然山徑,但讓它「維持現狀」卻有先決條件:當下的狀態能夠保持穩定,達到其預設的功能和提供良好的使用者體驗,而不會對周邊的自然和文化資源造成損害。否則,袖手不顧,任之由之,並非最理想的做法。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回應山給我們的啟示?

本地山峰的典型狀況——山峰四周開闢了多條山徑,登上峰頂的小徑陡直難行。(屯門青山一帶)

本地山峰的典型狀況——山峰四周開闢了多條山徑,登上峰頂的小徑陡直難行。(屯門青山一帶)

Text、Photo: 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