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體現 後疫情時期,學校恢復正常授課,有機會跟幾位教育局的同工見面,說起教育局體育組近年的工作,有些資料是值得跟大家分享的。這幾位同工分別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首席教育主任羅潔玲女士、總課程發展主任 (體育)王慶宜女士、署理高級課程發展主任(體育)吳俊輝先生。巧合得很,三位同工早前也跟我在不同的教育崗位上合作過。
覆盤・翻盤:周世傑 一直以來,中國象棋都是中小學生的基本玩意,幾毛錢一副的飛馬象棋可以玩足一個暑假。那時候,報章雜誌總會有一些殘局給象棋愛好者思考。然而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已忘記了下象棋的樂趣,三十二隻棋子慢慢從記憶中褪下來。直到年前遇上象棋大師周世傑,重拾許多回憶,什麼「一卒讓三先」的開局、「雪擁藍關」的殘局,胡榮華、楊官麟等象棋大師的對局故事,一一在腦中重現。 剛認識周世傑的時候,只覺得他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棋士,怎樣也想不到,他背後有一段坎坷的經歷,幸好象棋改變了他的人生。
心足・意足 |當體育遇上教育 作為擁南躉,看著山度士成長、成名,退役後當上教練,開辦足球學校,仍以足球作為終身事業。近年在社區跟山Sir有接觸,欣賞他心繫足球,志得意滿,甚至進軍社福界,不由得衷心佩服,替他高興。
傑志・言志|當體育遇上教育 最初認識伍健的名字,是香港足球的黃金時代,當時他是著名的球證;直至近年傑志在學界推動足球運動不遺餘力,才有緣認識了伍先生。交談下來,發覺他對教育有一份情意結,今天才知道伍健的父母都是教師,怪不得!跟他聊天,總感受到伍健有一份執著和堅持,隱隱表現出黑衣判官的權威。
啟動•躍動|當體育遇上教育 我跟林堅在油蔴地天主教小學共事十年,一起在資訊科技教育發展方面打拼,其後各自在教區小學當上校長,分別將自己的理念投放在學校上。林校長熱愛運動,決心把天主教佑華小學打造成一所運動型小學。 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要學校朝一個方向發展,不是一廂情願便可以成功,必須要多方配合,林校長便跟我們分享一下他的經驗。
鬥智•鬥力|當體育遇上教育 喜歡玩桌上遊戲的人 大多都會認識Capstone 因為他們擁有的桌遊 許多都購自這間公司 今天跟我談天的 就是Capstone的創辦人—陳配昌 配昌待人和善 大家都親切地叫他Edward
揮拍。揮鞭|當體育遇上教育 陳念慈是早期衝出香港的精英運動員,更是許多運動愛好者的偶像。我跟陳念慈在「動感校園」這個平台群組相識已經幾年,一直以為她仍在體院工作,為推廣運動努力,後來才得知她的正職是香港賽馬會見習騎師學校校長,跟自己是同行。
破風 • 乘風|當體育遇上教育 第一次認識郭灝霆的時候,他還是一個木訥的小伙子。那時候他準備退役,正處於迷失時期,朋友帶他上來學校跟我聊天,期望給他一點意見。我問他願意教書當教師嗎?他說不想。我問他喜歡當體育記者做電視旁述嗎?他說不喜歡。我問他期望當單車教練嗎?他說不願意。問一句,答一句,非常羞澀。今天跟灝霆碰面,他雖然不是滔滔不絕,但成熟淡定,對答得體,看來已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出心·出力 溫文灝醫生|當體育遇上教育 馮立榮校長是文灝的小學班主任,現在溫醫生是校長的脊科醫生。小學時文灝的個子不高,但積極參與不同的活動。長大後成了足球運動的超級愛好者,看來絕對少不了中小學運動氛圍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