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道 徒步之旅 有些事現在不做,當想做時,可能已做不了。我決定坐言起行,活在當下。聞說從東京日本橋,一路向西走,就可以走到京都,2024年的三月,我買了廉航機票,背上輕便裝備,飛往日本東京,從東京日本橋出發,沿著舊「東海道」用了十九天,徒步 512 公里,走到了京都。
放棄是一種「病」 因為春節假期的關係,印刷公司將會提早休廠,所以我須預早提交一月和二月兩期的專欄「功課」。雖然提交了一月稿件兩個星期多,但我「大腦便秘」,思維雜亂, 二月的專欄仍未能開筆,可能這段時間,正處於傳說中的寫作低潮。
那一天,我不可踏出家的大門……|跑步大叔吹水談 第五波疫情爆發,每天確診數字達數萬宗,尚未包括自我快速檢測確診,還未上報的個案,政府已收緊限聚人數及處所,市民差不多任何情況下,都需要配戴口罩,任何運動包括跑步行山等。
When I Sixty Four|跑步園地 《When I Sixty Four》 是 Beatles 樂隊的作品,是他們年青時,想像將來與愛人白頭到老時的描述。 今年大叔已是六十二歲了,其實過了六十歲之後,我已經覺得跟我年青時,對年老的看法有很大出入。
Try my best 盡做!|跑步園地 在馬拉松的路途上,這句座右銘是我的戰友,也是我的指引,使我思維專注,無需想得太複雜,努力做好目前的訓練,不要浪費時間去憂慮未來還未發生的事,今天的事今天做,明日愁來明日當,只須專心完成每天的訓練,日復日的累積,好的結果便會發生,就算不是最理想,應該也會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最後一粒Bullet|跑步園地|史丹利店長 「最後的X X」 其實好好用,當你「鋸扒」 的時候,如果你想像成這是你人生最後的一塊牛扒,相信你應該會很認真的去品嚐,珍惜每一口的牛扒,慢慢咀嚼去感受它的肉味,無需傷感,亦不會傷感,因為你知道,明天會有另一塊 「最後的牛扒 」。把事情想像成背水一戰,無得「Take Two」,是應付艱苦訓練和比賽,是不錯的心理策略。
平安回家 數年前的TNF100,當冠軍曾小強衝線時,主辦在終點拱門下迎接他,第一句說話不是 「Congratulations」,而是 「 Gear Check Please ! 」,需要檢查他身上是否齊全 「大會的指定裝備 」,才確認他的冠軍資格,當然曾小強如此級數的選手,是絕對嚴格遵守賽規的,所有「大會指定裝備」一件不缺,順利通過驗證成為當屆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