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路里消耗量點計好? 做運動除了希望身體健康,不少人更靠做運動瘦身和減重。近年大家在減重時更雙管齊下,做運動之餘亦十分注重飲食,每次運動時更會計算卡路里消耗量。雖然燃燒多少卡路里並不是衡量做運動有多大價值的唯一指標,但透過數字我們可以得知一些關於運動強度的資訊。
「先重訓,後有氧」瘦身效果更佳﹖ 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踏單車等可以幫助身體燃燒脂肪,有人會在健身前先做有氧運動作熱身。把有氧及無氧運動安排在同一時段進行,其實訓練的先後次序頗為重要。如果想達到最佳的瘦身效果,先做力量訓練,然後才做有氧運動可以事半功倍。
行路都可輕鬆減磅﹖ 對於初初正視體重及健康人士,長途的急快步行是首選,可安全地叫醒運動細胞之餘又可消耗熱量。步行可以燃燒的卡路里數量取決於不同因素,包括體重及步行速度。當步行速度越快或體重愈重,卡路里消耗亦相對較越大。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消耗卡路里的數量,如步行地點、溫度、年齡及性別。每天步行1小時可有效燃燒卡路里,從而減輕體重。
深蹲 - 練出更強肌肉 運動人對「深蹲」(Squat)這個動作不會陌生,因為這個動作除了能改善體態,還可以幫助訓練身體各組肌肉,所以深蹲對增肌和減脂都有一定效用。每個人身體結構略有不同,應諮詢專業的教練以確保姿勢正確。適合自己的訓練動作並加以恆常鍛鍊能改善運動表現,發揮更好的水平。
食唔肥一定好?注意潛在健康問題! 你身邊有「食極唔肥」的朋友嗎﹖他們總是吃很多又不運動,但卻從不長肉,甚至擁有纖細的四肢。這些人近年有個稱號「TOFI」(Thin on the Outside, Fat on the Inside),意指外表看起來瘦,但脂肪卻隱藏於體內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