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遊戲之旅》 身體的藝術家

《死亡遊戲之旅》身體的藝術家

醒目的黃色緊身衣,帶有李小龍提倡實際功能的思想。

當一個人已經成了永恆的傳奇,想要開始認識他往往反而無從入手,只因關於他的記載和資訊實在累積太多,到底該從哪裡開始?李小龍就是這麼一個icon。如果問我,有哪部李小龍紀錄片最值得看,是認識他的最好切入點?我會推薦2000年由李小龍研究專家John Little編寫及執導的《李小龍:死亡遊戲之旅》(Bruce Lee: A Warrior's Journey),此片雖主要圍繞他的電影遺作而記述,但卻十分純粹地還原了李小龍身為武術家的面貌。

武術家不同於運動家,尤其是李小龍的截拳道,定位是無任何規則限制的實戰搏鬥術,乃是生死之道;但是看李小龍如何將個人能力推至極限,對訓練方法孜孜不倦的研究與改革創新,於格鬥策略及心理上的精闢分析,說他是位頂尖運動家也絕無不合適。舉例:在很多人仍然迷信舉重會練成「死力」影響靈活性的時代,李小龍早早就採用重量訓練及飲高蛋白增肌,而即使是在NBA以前很多後衛都會避開「舉鐵」,怕會影響速度和投籃觸覺,要到九十年代初Michael Jordan為了對抗活塞隊的粗暴防守而改造身體,人們發覺變壯了的Jordan速度及射球準繩絲毫不減,這個「重訓會練出死力」的迷思才徹底打破,如今已經成為大多運動員的日常訓練環節,李小龍在這方面走前了很多年。

人們都知道李小龍作為功夫巨星的電影遺作共有四部半,那沒拍完的半部就是《死亡遊戲》-或者更準確一些,用他生前擬定的戲名叫《死亡的遊戲》。為甚麽這半部戲特別重要?只因它原本有著超前的概念,甚至可說,《死》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李小龍作品」,之前拍成那四部片是讓他獲得巨星地位、從而令《死》這樣的突破之作有機會誕生的必需過程-只是很可惜最後沒能完成。

在李小龍去世幾年後,電影公司使用他已拍攝的打鬥片段,加上大量替身補拍,湊成1978年發行的《死亡遊戲》。後段的打戲當然十分震撼和經典,但整體卻弄成了一部糟糕又故事公式的三流動作電影,李小龍原來想要表達的東西全未呈現。

即使未看過《死亡遊戲》,也會見過李小龍對渣巴的片段。

關於《死亡的遊戲》的原劇本內容,多年來有很多傳聞,但真正的全貌一直不為人知。直等到九十年代,李小龍遺孀蓮達委託了專家John Little全權整理和完整出版李小龍的生前文稿(成為後來的八本Bruce Lee Library系列),Little在如山的舊筆記裡,重新發掘出李小龍所寫的十二頁《死亡的遊戲》故事設定。湊巧也在相若的時期,香港動作片專家(也是製片和編劇)Bey Logan在舊片庫裡發現大量《死》從未曝光的新影片,於是John Little綜合這些材料,重構出李小龍生前所想要拍的到底是部怎樣的作品,《死亡遊戲之旅》這紀錄片從而誕生。

《死亡的遊戲》在1972年開鏡拍攝,當時李小龍事業如日中天,自組公司並首次親自執導的作品《猛龍過江》比較play safe,基本故事還是「唐人小子漂洋過海打鬼佬吐氣揚眉」的公式。假如他只是個純粹生產娛樂品賺錢的明星,接下來其實再密密多拍五六七套同類片,就能輕鬆數鈔票。但是在靠《猛》賺到本錢之後,李小龍接著第二部執導作,馬上就是自己的「dream project」,一部跟先前票房大賣的戲截然不同、甚至可說具有實驗精神的電影。

《死亡的遊戲》的原本計劃,可形容為一部概念性作品。它的基本故事其實非常簡單:李小龍飾演的主角海田是個退役武術冠軍,被脅迫參與一次奪寶行動,與一隊武者攻上一座五層佛塔,每層都有個不同的武術高手把守,要層層過關打上去,那件神秘寶物就收藏在塔頂之上。背景故事本身其實並不重要,因為電影真正的戲劇重心,其實是李小龍逐層挑戰那過程,與及當中表現出的思想哲理。

這五層塔裡把守的高手,各具不同特性和擅長之處,當年已經拍了其中三個:伊魯山度是攻擊節奏密如雨下的菲律賓魔杖及雙節棍好手;韓國合氣道七段池漢載擒拿投摔技術了得;而「天勾」渣巴的七呎二吋奇異身材,則具有超乎想像的臂展和攻擊距離。至於其他未拍攝的兩層,根據李小龍遺下的資料,一個是腿法如風、以速度見長的跆拳道家黃仁植,另一個擅長近身搏鬥的螳螂拳師,則預定由李小龍的弟子木村武之飾演。

在現存《死亡的遊戲》影片裡可以看到,李小龍描寫這攻塔歷程,並非單純販賣打鬥官能刺激,而是嘗試深度表達武藝之道,每一層出現的高手,都會用上很多篇幅呈現其不同特色,主角則經過試探、觀察和思考,做出不同的應對策略來破解對方,例如打敗「棍王」伊魯山度是靠虛招和節奏變化,應付善於擒拿的池漢載運用了靈活步法,對著手長腳長的渣巴則反過來以近身擒鎖去解決對方。這過程完全表達出李小龍截拳道「上善若水」(be water)的哲學,其對武術策略和技巧的複雜描寫,在七十年代初期的香港功夫片裡絕對前所未見,而純用動作武戲來作為故事主題,概念更是超前時代。

除了編、導、演,《死亡的遊戲》的美術及服裝設計同樣由李小龍親自主導,當中細節也都具有深意,比如他擺脫了幾乎已經成為固定形象的唐裝功夫衫,改穿一套黃黑運動服,背後是要表達最理想的武術並不受國族門派框架限制,以實際功能先行。此外也要留意他的戲劇安排,主角與各高手之間的較量並不涉及甚麽深仇大恨,李小龍在對戰時往往談笑用兵,與電影名裡「遊戲」二字非常切合。雖然它還是沒有脫離當時武打片「決生死」的框架,但相比較早的《唐山大兄》、《精武門》及後來接拍的荷里活片《龍爭虎鬥》,暴力程度降低了很多,而將重心放在武者間的競技上。其實李小龍在自己的執導初作《猛龍過江》裡,最後與羅禮士那場決鬥已經有類似的表達(擊斃對手時心懷哀傷,還特意將道袍及黑帶放在對方遺體上致敬),而《死亡的遊戲》則是試圖將這種「武士對決」的情懷推到極致。

《死亡遊戲之旅》這個中文名,其實翻譯得不算準確,原名《A Warrior's Journey》,應該譯為「戰士之旅」更貼切,並且才是這部紀錄片的主線。片裡最後部份佔三十多分鐘是收錄《死亡的遊戲》的珍貴現存影片,另有十多分鐘講解《死》片的原來構思,前面其餘部分則是紀錄李小龍的成長歷程和思想,但始終不離以他武術家身份作為講述的重心。一個以身體表現靈魂的藝術家,才是他人生真正的核心。

關於《死》片故事裡,最後塔頂收藏的寶物到底是甚麽?歷來一直有很多說法,似乎也從沒確定答案(說不定李小龍直到去世之前都還未決定)。我記得年少時讀過一本武術雜誌,裡面有篇文章言之鑿鑿說,那件塔頂「終極寶物」其實不過是一面鏡子,上面寫著「認識自己」四個字。我不知道這說法有沒有任何真確性。但假如《死》當年真的完成了的話,我深信李小龍想要說的結局,必然表達出一定的哲學意味,只是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

Text:喬靖夫 
Photo:網上圖片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3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