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限定】七人小型球與十一人足球大世界

【本土限定】七人小型球與十一人足球大世界

街場,是香港人最容易接觸足球運動的場所。昔日很多港足名將,都是在街場起步。基於各種歷史淵源,香港大部份街場設計成世界各地都較罕見的七人制足球場,「小型球」一詞應運而生,成香港獨有的文化產物。

每年夏天,旺角麥花臣球場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小型球界盛事「東南海盃」,吸引眾多球迷入場觀戰。今年公開組云云四十二支球隊中,港超聯球會標準流浪的名字,顯然是最為觸目。作為職業球隊,為何會參與業餘性質的七人小型足球比賽?標準流浪教練團之一的招重文親述這項本地小型球盛事的歷史:「東南海盃前身名為『圖毅盃』,當年多支職業球隊都會派隊參賽,作為季前熱身。職業球隊在眾多球員之中,挑選最優秀的七位球員參賽,與小型球界最出色的球員對壘,水準和吸引力自然高,因此多年來都有大量支持者。」

球員欠特色,未能吸引球迷

發展至今,流浪是唯一仍參與「東南海盃」的職業球隊,招Sir認為此舉能讓球員於球季結束後保持狀態,同時磨練技術。「於職業球隊的層面,訓練時主要作戰術練習,而較少針對個人技術。小型球正正給予球員平台,提升球技的細膩程度。」招Sir直言,現今本地球員多出身自系統化的訓練,與九十年代或之前擁有豐富街場經驗的球員比較,欠缺特色。「上一代的球星,只要提及該球員名字,便能立即聯想他們有何特長,例如山度士最擅長盤扭、譚兆偉精於傳送、李健和招牌殺著肯定是落底傳中等,最後一個有濃厚特色的球星,可能已要數到林嘉緯。」

招Sir認為現今出色的本土球員能力較為平均,欠缺特色,因而較難成為球星和偶像,繼而未能產生「球迷追星」現象,直接影響入座率和球市。招Sir也笑言現時「東南海盃」的五十歲和五十五歲組別,也有大量擁躉特意赴麥花臣追星,觀看包括自己在內的名宿比賽,欣賞九十年代的球星風采。

參與東南海盃的球隊來自香港不同界別,是日流浪的對手全隊均為尼泊爾籍球員。

招重文教練相信小型球有助出產球星。

鼓勵球員參與小型球

各大球會為提升球員於練習中的觸球機會,同時磨練細緻的技術,於訓練當中,都必定會安排參與人數較少、於細少範圍進行的對賽環節,性質其實與小型球相近。然而,並非所有職業球會都批准球員參與小型球,招Sir卻持相反意見:「球員自己要懂得判斷和分配時間,在沒有影響球會比賽的前提下,我絕對鼓勵球員空閒時間參與小型球比賽,踢波唔嫌多,最好日日踢!」

現時街場舉辦、私營的小型球聯賽非常盛行,規模最大型的賽會,一年開設超過三十個聯賽,每個聯賽約八至十隊競逐。原本於石硤尾踢小型球出身的招Sir,指球員參與這些小型球賽事作為「加操」,絕對利多於弊。然而球會立場,擔心球員因參與小型球受傷而予以禁止。一向敢言的招Sir直指,不認同球會班主全面禁止球員參與小型球的規定,認為懂得保護自己和應變,是好球員必備的條件。「以往在街場球員總會遇上所謂『陀地』,或者今時今日小型球賽事亦會有不少所謂踢『爛仔波』的對手。如果球員面對這種對手,都不會畏懼,並懂得保護自己避免受傷的,就證明他是出色的球員;如果不懂,那些球員的足球水平亦有限。」看來,街場和小型球文化,正正是上一輩嚴苛環境的縮影,而招Sir認為真正有能者,定必能通過惡劣環境的「另類青訓」所考驗和磨練,最後成為成功的球員,所謂「有能者居之」。

街場文化,擇善取捨

有指街場環境及小型球圈品流複雜,年青球員易受影響而學壞。現時亦有職業球會的青訓教練,禁止梯隊球員參與小型球。招Sir認為很多人對「街場文化」有以偏概全的誤解:「與其說『街場文化』充斥壞風氣,例不如說是生存環境的問題。在部份較為低收入及人口稠密的地區,整個社會都較複雜,該區街場自然也較複雜。球場只不過是該區社會環境其中一個反映渠道而已,要學壞,在那裡都一樣。」

招Sir認為出色的球員,必定有清晰的思路,不論在球場抑或社會生存,自然了解自己想得到什麼、成為什麼。「任何環境包括小型球圈,都有其好處與壞處,出色和聰明的球員,便會作出取捨,從中吸收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招Sir本人正正是從複雜的石硤尾街場出身,並成為香港代表隊成員,退役後被公認為當代其中一位出色球員。

小型球老字號球隊:和團之友

蕭俊銘(左下二)十歲已加入和團之友展開足球路,今年已是蕭俊銘效力球隊參與小型球的第十八個年頭。

親身來到招Sir出身地石硤尾,石硤尾邨內有一個俗稱為「二十二座」的街場。這個陪伴港足名將林嘉緯成長的球場,我們找到另一位同樣相信小型球、並於街場一直默默耕耘的「有心人」——和團之友創辦人兼領隊鄭志豪。

紮根街場的和團之友,以非牟利形式進行「街場青訓」已超過十五年,當中訓練出多位職業足球員包括蕭俊銘(下稱:蕭銘)、鍾偉強和梁星耀等。回憶當初發起「街場青訓」的初心,鄭志豪憶述:「和團之友於1995年夏天成立,打滾街場約十年後,球隊希望擁有一批屬於自己的球員,由零開始培訓,因而仿效於街場進行練習的『麥當奴暑期青少年足球訓練』,加上不同前輩的指引,建立一套球隊的恆常訓練系統。」球員蕭俊銘十歲便加入和團之友,一直接受街場小型球的洗禮和磨練,十七歲才開始參與足總系統之下的十一人比賽,約二十歲已入選過香港五人足球代表隊,其後也成為職業足球員。

只要在網上搜尋蕭俊銘的名字,不難發現他被譽為小型球界其中一個最有特色和創造性的球員。然而,蕭銘得以晉身職業球員行列,志豪及蕭銘本人不約而同認為,並非小型球賦予的獨特技術和特色,而「只不過」是紮實的基本功,志豪指:「蕭銘從小跟隨我們和團練習,而球隊非常著重基本功的訓練,多年來甚至時至今天,都主要是傳球、控球和盤球練習,以至他擁有上乘基本功。在香港近十多年的足球水準,蕭銘單憑深厚的基本功,已能於職業足球佔得一個席位。如放諸泰國和日本,這種球員比比皆是。」

鄭志豪深信七人制小型球是港人的根。

現今港超聯,不重視華將技術球員

今年三月由香港電台製作的《鏗鏘集:小型球@彈丸之地》訪問之中,幾位香港足球具代表性的教練和球員,分別指球員參與小型球,能提升技術的細膩程度,從而成為更出色的十一人足球員。紮根小型球多年的志豪,認同小型球能產生技術出眾的球員,但卻不認為小型球能幫助十一人足球發展:「如放諸昔日球壇,小型球與十一人足球肯定有緊密的關係,但今時今日絕對沒有!因為近年香港十一人足球,根本不會發揮他們從小型球所習得的技術!這是該節目的教練們不會告訴你的事實。」

於鏗鏘集的節目中,前香港足球先生山度士亦相信,參與小型球能提升球員個人技術。

效力傑志期間,於港超聯展示球技和特色的林嘉緯,被廣大香港球迷和球圈中人,評為香港的最後一個球星。「於街場練出一身好技術的林嘉緯,遇到十多年前正在推行『西班牙化』、聘請了執教巴塞隆拿青年隊的甘巴爾當教練的傑志。正是當時球會和教練一同推崇地面傳控的踢法,嘉緯的才華方能發揮。」志豪直指現時港超大部份的球會和教練,對技術有特別高需求的位置,都不會任用華人球員。「綜觀近年的港超聯,大部份華人球員的位置,不外乎防守性和邊路位置。擅長盤球、控球和創造性傳球的進攻中場蕭俊銘和梁星耀,被港超球會分別改造成右翼和左閘。能擔任中場位置的華將,大部份都是如顏樂楓和胡晉銘等,以對抗性和防守見稱的球員。」志豪認為現今十一人足球的方針出錯,更斷言指即使技術出眾的名宿譚兆偉和林嘉緯,生於現今世代的話,於港超也絕對沒有立足之地。

鄭志豪認為現今大部份港超聯球會,不重視技術性華人球員是方針錯誤。

不被官方認可的小型球

作為香港本土文化產物的「小型球」,於國際上沒有認受性,足總也沒有舉辦七人足球的聯賽。志豪指近年網上傳媒大幅報導七人足球賽事,關注度上升,七人足球將來於香港仍會向上發展,然而卻會與十一人足球關係愈來愈細。「七人足球常被質疑,不少人說上有十一人,下有五人,七人足球可說是夾在兩者中間,而兩者有國際性賽事。香港足總的既得利益者,不會接受不屬於他們範疇的事。」志豪指七人足球是香港人的根,昔日多位港足球星,如劉榮業、陳發枝和招重文等,都是從石硤尾區的七人足球場長大。「原本七人足球其實就與十一人足球比較相似,然而卻不受足總所接受。但如果他們說推動五人是為了發展十一人足球,我就肯定不認同。」

話題開始跳離七人足球,觸及足總近年力推的五人足球,志豪似是意猶未盡:「香港五人足球經理曾偉忠,早前於鏗鏘集節目,建議在有限資源下能於七人場當中劃一個五人場,兩者共同使用。但我和很多五人足球員溝通過後都認為,如果真心想發展五人足球,作為香港發展五人足球最高負責人,應該建議興建更多正宗的五人場,令五人足球成為單一項目。」

「香港七人足球已有自己深厚的歷史和獨特性。」不論未來七人足球的「專業」認受性、與十一人足球的關係等,相信志豪將來都會專注在這獨特的本土足球上,繼續走其小型球之路。 

Text:Leo 
Photo:Olddog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3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