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擁抱當下 - 林堡熙

林堡熙Cover

 

 

 

 

林堡熙Profile

26歲,中學時期接觸演戲及閃避球,2017年成為香港閃避球代表隊成員至今,現為閃避球教練,同時亦是演員。

如果讀者去年有留意綜藝節目《阿囡又戀嚟》的話,應該會記得當中個性突出令人又愛又恨的林堡熙 (Eddie),現實中,他除了是位演員,亦是香港閃避球代表隊的一員。

運動員與演員都沒有明確的事業路線或晉升階梯,偏偏Eddie卻一直走在這兩條路上,「我覺得這世上沒有事情是你想做而做不到,有的話只是你不夠想,因為你想的話一定會搵到方法。」大概就是這份倔強,讓他在迷矇的前路上繼續昂首挺胸。

受前人的啟發

Eddie並不是第一次接受我們的訪問,早在我們2017年12月號的Sport Education欄目裡,Eddie已立志要成為運動員與演員,五年過去,他仍然是閃避球港隊成員,亦不時接拍大大小小的電影、廣告製作,足見其堅持,「最初覺得演戲與運動員可以一起發展是因為我想到方力申,他的運動事業,幫助到演藝事業,同樣演藝事業,都令運動項目更有知名度,現在閃避球不是好大的發展項目,如果我做演員,假設有知名度的時候,跟人提及閃避球,可能會有更多人認識和嘗試,流行度也會提高,那時可能會有更多資金或者場地讓我們訓練。」運動員與演員,看來毫不相干的兩個身份,原來可從這角度嘗試雙線並行。

「我以前都好迷茫,因為兩個職業都沒有一個好明確的路線,很多運動員都在30歲退役,退役後做什麼呢?運動教練?品牌代言人?運動員的路完了多數就是這幾個方向。」Eddie觀察過不少運動員退役後的發展,思前想後,還是認為演員是值得走上的路,「長遠去看,我覺得演員都是『鬥長命』,所以我不太擔心,只要我經濟能力負擔得到,都會一直做演員,這不是容易行的路,但堅持下去就會有被看見的一天。」

林堡熙的角色扮演

這半世 未算趕

提起生涯規劃,很多人都會想到「搵份工」,全面一點的,就想到組織家庭生兒養女,定下不同年紀要達成不同目標,Eddie明言自己不是這種人,他不是沒有嘗試規劃人生,不過他更確信計劃趕不上變化,「我之前都想好多將來的事,但人和事每一日都在變化,所以後來我不去想太多未來,只想確保這一刻精采。」有人會覺得這想法短視,但連明天能否出街食晚飯都不能預計的日子,好好活在當下都是讓人過得踏實的生存方式,「有人想30歲有錢養自己與家人,40歲前結婚,好多規劃,覺得人生有好多事情要做,如果你想清楚這是理想人生,那大可以不做運動員,但如果你喜歡運動多過按着時間表走的話,你自然會有另一個答案,這一刻我不想為未知的事努力,反而為已知的事努力更精采吧。」

善用運動員的優勢

運動員退役後的發展一直是為人關注的議題,假使離開運動圈,過去比賽與訓練的經驗,看似沒有什麼能帶到生活之中,但Eddie卻相信,運動生涯建立出來的心理質素,才是令人成長的關鍵,「假使你30歲退役,別人可能是20歲開始出來打工,你遲了10年才出身,但你做運動員所學到的事,可能是工作了十年的人都學不到,運動員就似是個鬥士,可能起步慢,但進步速度是你想像不到,因為運動員的生涯就是失敗過無數次,但又不斷進步,就算沒有別人的學識,他們的心態會填補這些不足。」或許正是這份運動員的意志,讓Eddie能堅持在演藝的路上闖蕩,沒有仔細的生涯規劃,但在運動裡培養出來的生命特質,已成了他走向不同階段的力量。

Text: Joy Lam  |  Photo: He-man Lam  |  Design: Alice  |  Illustration: Yvonne  |  Make-up: Carmen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