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幫你減痛楚—腰背痛|中醫卷

中醫幫你減痛楚—腰背痛|中醫卷

中醫幫你減痛楚—腰背痛|中醫卷

腰背痛是常見的健康問題,尤其在中老年人群體中發病率較高。腰背痛根據其病程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未有改善的疼痛應特別關注,防止轉為慢性疼痛。常見的慢性腰背痛包括慢性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和梨狀肌綜合征。中醫在腰背痛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注重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在中醫理論中,腰背痛多與寒濕侵襲、氣血瘀阻或腎虛有關。以下是常見的四種證型:
1 寒濕腰痛:腰部冷痛重著,遇寒加重。治療以散寒祛濕為主,食材推薦有巴戟天及桑寄生。
2 濕熱腰痛:腰部灼熱作痛,伴身體困重。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食材推薦有薏苡仁及牛大力。
3 血瘀腰痛:腰部刺痛拒按,痛有定處。治療以活血化瘀為主,食材推薦有杜仲及田七。
4 腎虛腰痛:腰部酸痛,反復發作,喜按喜揉。食材推薦有狗脊、鹿角膠及阿膠。

穴位按摩及熱敷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輔助療法,患者可在居家環境中進行自我保健。

腎俞穴按摩:位於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約與肋弓緣下端相平。患者可用雙手按壓腎俞穴,並進行順時針方向的揉按,每次按揉5至10分鐘。此方法有助於溫補腎陽,緩解腰部酸痛。

委中穴按摩:位於膝窩的膕橫紋中點。患者可用拇指按壓委中穴,並進行揉按。每次按壓30下,每天可進行2至3次。此方法有助於疏通經絡,緩解腰部疼痛。

腰痛點按摩:位於手背第二、三掌骨間中點凹陷處及第四、五掌骨間中點凹陷處。患者可用食指和中指夾住手背上的腰痛點進行揉按,每次30下,每天2至3次。此方法特別適合在急性腰痛發作時使用,能夠緩解疼痛。

吳茱萸粗鹽熱敷:材料(吳茱萸200克、粗鹽300克),將吳茱萸與粗鹽混合後裝入布袋,袋口用布繩封口。用微波爐中高火加熱約5分鐘後,將熱敷包放在腰背部,敷15至30分鐘,早晚各一次。需注意,此法不適合濕熱腰痛患者使用。

中藥湯水在腰背痛的調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兩款推薦的湯水:

1 杜仲狗脊豬骨湯

作用:補肝腎,強筋骨 
材料:杜仲10克、狗脊10克、巴戟10克、田七10克、蜜棗2枚、豬骨2兩
做法:將材料洗淨,適量水大火煮沸後,加入所有材料,慢火煮1.5小時,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即可。 
宜忌:感冒及體質燥熱者不宜。 

2 扁薏冬瓜瘦肉湯 

作用:健脾清熱袪濕。 
材料:白扁豆20克、薏米20克、荷葉10克、冬瓜100克、瘦肉2兩 
做法:將白扁豆及薏米用水浸軟,荷葉分小份,冬瓜連皮去核切件。適量水大火煮沸後,加入材料,慢火煮1.5小時,加入適量食鹽即可。 
宜忌:適合濕熱腰痛患者食用。胃酸過多、胃腸功能弱者忌用荷葉。

腰背痛是常見的健康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本文探討了中醫在腰背痛治療中的應用,特別是通過中藥湯水、穴位按摩、熱敷等方法,進行綜合性保健與調理,以改善症狀、預防復發。

Text:李嘉曦
Photo:資料圖片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1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

購買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