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球會友|我的002

以球會友|我的002

以球會友|我的002

今年夏天,英國公開賽於英國特爾福德市舉行。這是每年匹克球界的盛事,也是美國以外最大規模的比賽。今年有來自近五十個國家、超過二千位球手參賽。場館裡有五十片室內匹克球專用場,七天比賽期間的都座無虛席。英國公開賽的觀賞性比其他國際賽事高,除了因為吸引到眾多來自美國、英國、印度等星級球手在場上較量之外,比賽類別多樣也是原因之一。

一般匹克球比賽都是以年齡分組進行單打、雙打、混雙和團體賽,英國公開賽不只有以上項目,還增設新穎的比賽種類,包括 ProAm — 職業選手搭配業餘選手進行雙打。比賽採用落地得分制, 節奏更快更刺激。ProAm 令業餘選手有機會跟世界頂尖的球手互動和切磋,讓他們可以體驗跟巡迴賽冠軍對打的感覺。球星們都完全沒有架子,氣氛非常歡樂。比賽結束後,有參賽者秒變小粉絲,而偶像們對於簽名要求也都來者不拒。

除了ProAm以外,英國公開賽也設有輪椅組別、Hybrid (健全選手搭配輪椅球手打雙打)、以及聽障人士組別。要組織一個如此大型的比賽本來就不容易,主辦單位卻依然對每位參賽者的需要都考慮周全。比賽場館配備了無障礙設施,確保輪椅有安全的空間移動,而聽障選手每場比賽都採用會手語的裁判。以上安排使他們不會礙於身體的特殊需要,而無法參與跟普通選手性質和強度相同的比賽。這些選手的水平亦完全不遜於其他球手,更感染到不少專程來支持他們的觀眾。

英國公開賽的成功,以及英國人對運動平權的重視,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由英國公開賽可見,匹克球不只是一項競技項目,更是一個促進傷健共融的媒介,一個把不同國籍、年齡、文化背景、人生經歷的人連繫在一起的橋樑。自從參加國際賽事之後,我確實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有女子羽毛球奧運獎牌得主,也有跟我年紀相若卻因為意外需要截肢的輪椅選手。有毅然轉換跑道的薄餅連鎖店老闆,也有涅槃重生後重返賽場的癌症康復者。有很虔誠徒步進香的道教徒,也有同樣是基督徒、決賽前跟我一起禱告的對手等等。

作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香港是特別適合推廣匹克球的地方。願匹克球能在香港普及起來,讓志同道合的普羅大眾一同享受匹克球帶來的樂趣,並透過匹克球幫助沒有我們那麼幸福的群體,建立更健康、共融和充滿愛的社區。

以球會友|我的002

Text, Photo: Joyce Lau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