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翔平除了天賦,還有什麼?|人生棒球場

大谷翔平除了天賦,還有什麼?|人生棒球場

大谷翔平,一個對於棒壘球人來講再熟悉不過的名字——從被嘲笑「中學生都不如」,到牢牢吸引著全世界目光,把數項塵封多年的世界紀錄一一刷新的男人。大大小小媒體每日都在更新他的一舉一動,仔細到我也想問:「美國棒球大聯盟,甚至這世界的棒球是不是沒了大谷翔平不行?」

他的成功不僅依賴天賦,還有許多其他因素:自律是他成就的基石,他每天進行嚴格訓練,並確保攝取足夠的營養以支持高強度比賽,無論是訓練還是飲食都有持著高標準的要求,棒球之外可能最為人熟悉的例子就是C朗了。此外,大谷翔平目標明確和態度謙虛。他在高中時期就開始為自己設定具體目標,並制定計劃來實現這些目標。他不會因為成功而驕傲自滿,反而將焦點放在團隊的成功上,因而贏得了隊友和球迷的尊重,也使他成為一位受人愛戴的運動員,更提醒年輕運動員在追求個人榮譽的同時,重視團隊合作和集體成就。

大谷的經歷也顯示成功絕非偶然,而是他持續努力和堅持的結果。他對年輕運動員的啟發更不僅限於棒球運動,還適用於各種運動和生活領域——他的雙刀流(投球與打擊兼備)打破了傳統的運動員角色界限,證明了運動員可以在多個領域中發展多樣化的技能,激勵年輕運動員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此外,在高壓環境下大谷還能夠保持冷靜,展現出強大的心理素質,這對於運動員來說至關重要,年輕運動員應該學會如何在壓力下表現,並培養自己的心理韌性。

我日常擔任教練時,不乏討厭重複與「嫌悶」的球員。我通常都會問他們一條問題:「你係已經練習到識得做啱,定還是已經唔會做錯?」如果運動員不去好好想想這個問題的話,我相信他/她的運動路也差不多了。除了體格上的訓練,我更注重運動員的心理質素。曾經有位棒球名宿Yogi Berra講過:「棒球有九成是心理層面,剩下的則是身體素質」。相信很多運動名將都有提過自己的成功是在於「心」,帶到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是也常常遇到「想過但沒有做」的事情?

大谷的成功不僅提升了日本棒球的國際地位,也展示了努力和才華如何能夠改變命運,激勵了全球的年輕人相信自己的潛力和夢想。當這時代充斥著標奇立異,期待一炮而紅的獨立個體,有這麼一位人物出現在運動體系裏面,那一份單純的執著,追求極致的「心」令人感動。

(附上大谷翔平的自律九宮格,裡裡外外都是棒球的元素)

Text:趙嗣淦
Photo:網上圖片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12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