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承擔:自力籃球隊領隊蕭子端|當體育遇上教育

自力籃球隊領隊蕭子端是筆者多年前的圍棋棋友,退休十多年後,竟擔任起一支籃球隊的領隊來,說得具體一點,有段時間他甚至同時身兼老闆、領隊、教練和球隊管理四職,實在令人佩服。藉著第67屆體育節,自力籃球隊跟U18中國香港代表隊比賽的機會,在大角咀體育館細聽子端兄的分享。探究起來,原因很簡單,只是來自一個承諾……

籃球比賽

夢幻的升班之旅

蕭子端與自力籃球隊的情誼,結緣自1969年參加自力青年隊,並且在當年獲得青年盃冠軍。在繁重的公務下,蕭子端一直參與不同的籃球活動,當年的波友至今仍然保持聯絡。因緣際會,蕭子端在兩年前擔任了自力籃球隊領隊,獲得自力舊友集資數萬元作為經費,接手球隊的管理和營運,並參加乙組聯賽。

去年,蕭領隊眼看球員積極練習,對升班的熱切期望,深受感動,便向球員提出了兩個條件:其一是取得銀牌前三名;其二是分組賽全勝,取得首名。如果球隊完成這兩個目標,球會便會聘請外援加強實力,爭取升班。結果自力取得銀牌第三名,分組賽亦獲得全勝,蕭領隊履行承諾,聘請外援打升班賽。從找尋適合的外援開始,薪金、機票、住宿,一切費用主要由蕭領隊私人承擔。最後蕭領隊通過不同途徑邀請了兩位分別來自墨西哥和泰國聯賽的冠軍級美國籍球員,增強了球隊的實力,目標是拿取冠軍,取得升班資格。

球隊在蛻變的過程中,少不免帶來巨大的變動,期間便更換了兩位教練和六位球員。終極決賽,球隊在比賽中面對部分球員體力不足和傷病問題,導致比賽過程驚險萬分,幸而最終仍然險勝2分,成功升上甲二組籃球聯賽。

蕭領隊認為球隊的成功關鍵來自領隊和球員之間的承諾和大家對籃球的熱愛,全隊充滿鬥志。球隊成功升班後,領隊和球員都很開心,隨即開始準備新賽季。說到升班過程,蕭領隊仍然回味無窮,特別是球員積極練球和教練義務幫忙,球隊今年以最低成本升班,兩位外援球員只是參與了一個月的時間,而不是賽季的四個月。這種成本控制策略對球隊的財務狀況有正面影響。

籃球隊打氣

升上甲一的目標與實踐

說到未來的目標,蕭領隊斬釘截鐵地告訴我:「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升上甲一。」單是這個願景,已經吸引了不少有質素的球員樂意加盟。球隊雖然只具雛形,但已安排場地積極練波,務求有更好的狀態爭標。蕭領隊坦言自力籃球隊內有幾名球員已經具備甲組實力,但整體實力仍需提升,特別是後備的板凳深度,球隊需要更多有質素的球員加入。

蕭領隊告訴我會重新策劃球隊的未來發展方向,特別是梯隊的設立,先組織了U18和U16兩支青訓球隊,期望在參加康文盃的過程中,挑選出有潛質的球員進入乙組球隊磨練,有機會便提升上主隊。球隊的青訓球員來自不同中學,日後會加強培訓,讓板凳深度增加。

蕭領隊熱愛籃球,皆因籃球是一項群體運動,球員互相補位,講求整體合作,發揮團隊精神。蕭領隊亦是一位圍棋愛好者,靜態的智力運動提升了他的思考力和組織力,對管理球隊有莫大幫助。由於資源所限,引入外援他也要經過「細算」。展望新賽季,球隊計劃在未來的比賽中增加外援的聘請時間,預計需要三個月,班費大幅增加,要積極尋找不同的贊助商支持。

說到香港的籃球發展情況,蕭領隊認為累積經驗對於球員的成長非常重要,但比賽太少,球員獲得經驗的機會有限。期望日後能增加比賽數量,特別是青少年比賽。蕭子端領隊寄語青少年籃球愛好者,鬥志和努力練習非常重要,具備這些品質對於球員在社會工作也可取得成功。球員不要單純為賺錢而打球,要保留熱愛籃球的初心。

校長心聲

七十四歲的蕭子端領隊步履輕盈,精神飽滿,健康的體魄明顯是運動帶來的果效。籃球運動教會了他專注和積極的態度。從一個承諾變成一個承擔,他對球隊內部的管理和運作均親力親為,全情投入。球隊的成功,見證了領隊和球員之間的信任和認同,以及一眾球員對籃球的熱忱。窮少年固然不可欺,看來白鬚翁也不能看輕。

筆者與自力籃球隊蕭子端領隊(持盃者)及U18教練、球員合照

筆者(左一)與自力籃球隊蕭子端領隊(持盃者)及U18教練、球員合照

Text:馮立榮
Photo:Conrad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