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吳陳比武」說起

武意見01-由吳陳比武說起

人類祖先的語言在何時出現,眾說紛紜,專家也無一致定論;而文字出現的時間,因有實質文物證據留存,可推斷約在五千多年前,較無爭議;電影發明至今只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而對武壇和新派武俠小說影響深遠的「吳陳比武」,是香港(澳門舉行)最早存有視像記錄的擂台比武,所以由這件盛事說起。

香港現今拳館數以百計,參與者眾,當代的自由搏擊水平非凡,經常在國際武壇取得佳績,以當下水準回溯吳陳的表現(YouTube存有錄像檔案),由擂台、拳手裝備以至格鬥技術,自有不少可改善之處[1],筆者多年來在網路討論區和留言板,見到不少鍵盤戰士(通常假名)口誅筆伐,狠批兩位大師的表現不濟,有如街頭打架等,潛台詞是「我更棒」!情況有點像未騎過馬的馬迷,批評騎師策騎功架一樣。心理學家使用「向下社會比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s)來形容從負面角度去看別人的傾向,以便讓自己從中得到優越感;有趣的是,成名的高手和拳王級人物甚少發文批評,因為他們無需依靠貶抑他人來自抬身價。

不過,如果以整件事的脈絡來看,反而應該欣賞吳陳的勇氣!有云「一膽二力三功夫」,吳陳兩位有膽色踏上擂台公開較量,已突顯他們的勇氣(另一種膽量,為臨場對敵拚鬥時會否虛怯、抱頭逃竄),他們的創舉為武林立下里程碑,比紙上談兵、光說不做的「武術大師」強得多(有桃李滿門的老師傅親口向筆者承認從未打過架和比武),他們有如登月英雄岩士唐(Neil Armstrong)[2]一樣,踏出重要一步,勇於在眾多觀眾面前示範和實踐,各展看家本領,雙方表現如何是後話。(利申:筆者從未學過白鶴派和吳家太極拳,也不認識兩派人士。)

歷史悠久的拳擊(boxing)和稱霸環宇「立技」(stand-up fighting)擂台的泰拳(muay thai)[3],從一百年前的比賽錄像所見,當時的拳擊和泰拳技術與現今比較,顯得較為粗糙,大開大闔的動作較多,不乎合經濟性,然而經過多年來實踐、印證和改良,已然改進不少,因此「吳陳比武」對武林的影響,就起著拋磚引玉的啟蒙功能。相似的情況發生在MMA界,由1993年首屆UFC[4]開始至今,格鬥技術已經改進不少。

這樁轟動港澳武林的大事,當年的報章流行說法「有人想喚起人們注視太極拳,……曾對一家晚報的記者發表過歡迎『研究』的意見,但經發表後,在文字上的誇張,便成了『挑戰』的成份。」[5]二十二年後,《中聲晚報》不諳武術的記者林夢,在《武林周報》發表〈吳陳比武因我而起〉五期連載,細說從頭,詳述始末,行文救贖意味濃厚,增添可信性和可讀性。

一九五三年某天,林夢與某私家偵探社副社長[6]茶敍,席間副社長對其太極師傅吳公儀(1898-1970)推崇備至,還說:「吳公儀師傅歡迎任何人,任何派別去切磋,如果有不相信太極厲害的,大可以去試試!」林夢問:「這話是不是吳公儀師傅說的?」副社長說:「我們在吳師傅門下授業,聽他說過許多次了!」林夢因此先後兩次登門拜訪吳公儀不遇,遂問吳館中的人:「吳師傅是否可以和武林人士切磋?」一位館中人答道:「當然,我們怕什麼?」   

林夢之後在《中聲晚報》發表報道,描寫太極拳的厲害,附帶寫了一句:「太極的掌門人吳公儀,歡迎與武林人士切磋。」[7]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此文章一出,可謂覆水難收,一石擊起千重浪,產生的漣漪效應,觸動不少武者的神經,雖然事後幾天另出文章作澄清,也都於事無補,各方筆戰不休,終於釀成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的「吳公儀與陳克夫國術合演暨紅伶歌唱籌款大會」。

這場比武,究竟給了我們什麼的啟發?下回再談。


[1] 「可是,『國術神秘』,則殊不見得,一場『亂打廿四』而已。門外漢的我,有此感覺。」(《成報》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記者「列治曼」)
「……報載澳門要舉行武術比賽,也就是武俠小說中所說的打擂台,如期買了張船票,趕去觀賞。……我是乘興而去,敗興而返;誰勝誰敗,根本沒看清楚。」(《胡金銓談電影》胡金銓著,胡維堯編,三聯書店出版,2011。)

[2] 他的名言:「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3] YouTube有許多百年前的拳擊和泰拳比賽錄像。

[4] Mixed Martial Arts-MMA: 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UFC。

[5] 《成報》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第二次版)。

[6] 林夢在文中遵守諾言,沒有披露副社長姓名,某程度上副社長的言論對觸發「吳陳比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作用。

[7] 資料來源:《武林周報》〈吳陳比武因我而起〉林夢撰文。(一九七六年八月六日)

Photo: 羅振光
Design: Yvonne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