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定向の見學|定向人生

滑雪定向の見學|定向人生

滑雪定向の見學|定向人生

滑雪定向肯定不如徒步定向流行,受地理限制,只能在高緯度國家進行。但定向起緣自北歐,所以滑雪定向的歷史與徒步定向一樣悠久,加上冬季項目對普級程度的要求較低,故此滑雪定向更被視為定向晉身奧運的最大希望。

在香港進行滑雪定向當然不可能,只是滑雪及定向愛好者在香港大有人在,有港人嘗試過也不足為奇,當中包括今期主角梁智恩(Charles)。Charles自述他第一次滑雪正是在日本,第一位導師恰好是滑雪定向運動員,只是這顆種子,要靜待廿多年才發芽。

Charles去年到過日本利用週末時間快閃跑定向,發現沒想像般困難,湊巧有航空公司里數快將到期,於是今年年頭萌生再度赴日嘗試這運動的想法。然而他沒有太多資料,連應該穿什麼服裝也沒概念,唯有在臉書「白撞」聯絡一位當地的滑雪定向愛好者寺嶋一樹先生,並獲推介參加札幌舉竹的第13屆全日本滑雪定向錦標賽。

滑雪定向の見學|定向人生2

慶幸靠「白撞」聯絡到寺嶋一樹先生(後),Charles(前)才能參與到全日本滑雪定向錦標賽。

比賽設有短距離賽,中距離賽及接力賽,在3月2至3日進行,Charles參與最短的B組。第一天短距離賽,賽程長0.7公里攀升40米,而滑雪定向基本上都是沿滑雪道進行,驟眼看長度或技術難度都是小兒科,但Charles說越野滑雪就難倒了他。「與絕大部份人一樣,我之前玩的是alpine ski(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的技術卻截然不同。下坡時陡斜些少我已經完全失控。有時我甚至只能坐著滑雪板滑下去。唯一的安慰,是當地賽員都會跌,不單單是我有問題(笑)。」

滑雪定向の見學|定向人生3

滑雪定向基本上都是沿滑雪道進行,驟眼看來長度或技術難度都是小兒科。

第二天首先進行中距離賽,要坐吊船到毗鄰的雪場作賽,十分有儀式感。只是一出發就是一大段上斜。「感覺像爬希拉里臺階(Hillary Step,臨近珠穆朗瑪峰的最後挑戰),我有想過不如脫下滑雪板爬上去便算。」更悲慘是要上斜就代表有下斜,勾起Charles昨天的慘痛回憶。「與跑步不同,在定向比賽棄賽,還是要自己找方法返回終點,等於無法放棄。」就憑這個信念,Charles跌跌撞撞下,花了1小時22分完成了賽事,更成為了第一名。「完成後我才知,此組只有我一人參賽。」

緊接中距離賽,接力賽於相同地點進行,Charles本來參與不到,尤幸寺嶋先生「招攬」了他,加上寺嶋太太剛好組成一隊。一如其他專項,滑雪定向接力賽是集體出發,氣氛十足。Charles被安排滑第三棒,經歷兩場賽事,本來他建立了些少信心,但賽場被前兩棒參賽者「蹂躪」後,忽爾多了很多新雪道(是其他賽員踩過的路),導向難度大大提升,Charles千辛萬苦才返到終點, 卻出現詭異情境︰寺嶋先生竟然在起點等待著他接棒,令他始料不及。「後來我才知滑雪定向共有六棒,每人要滑兩次。」

滑雪定向の見學|定向人生

滑雪定向接力賽採集體出發制,十分有氣氛。

經歷兩日三賽,Charles高呼筋疲力盡但又意猶未盡,只是未有機會再去︰「滑雪定向在日本算是冷門,即使是次大型賽事也只有五十多個參賽者,與香港的沿徑定向賽差不多。」但日本的水平絕不可以小瞧,畢竟是2009年世錦賽的主辦國,更會於2026年再次舉辦。談到有否興趣組成首支香港代表隊出戰,Charles笑說︰「我們在這領域只是幼稚園生,參與世錦賽是天方夜譚。」不過這次經驗還是很寶貴︰「這次所有裝備,包括滑雪裝備和地圖架,都是從組織者處租用,我只是一如過往,帶了指南針和衣服便起行。有些東西看似高高在上,但敢把想法轉為行動,就會發現並不遙遠,大抵就是這次快閃帶給我最大的領會。」

Text:蔡偉傑
Photo:受訪者提供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