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風 • 乘風|當體育遇上教育
破風 • 乘風
第一次認識郭灝霆的時候,
他還是一個木訥的小伙子。
那時候他準備退役,正處於迷失時期,
朋友帶他上來學校跟我聊天,
期望給他一點意見。
我問他願意教書當教師嗎?
他說不想。我問他喜歡當體育記者做電視旁述嗎?
他說不喜歡。我問他期望當單車教練嗎?
他說不願意。問一句,答一句,非常羞澀。
今天跟灝霆碰面,
他雖然不是滔滔不絕,
但成熟淡定,對答得體,
看來已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

2011年,郭灝霆在荷蘭贏取世界場地單車錦標賽男子15公里捕捉賽冠軍,取得彩虹戰衣。當時灝霆只有二十三歲,至今仍是最年輕奪得此項殊榮的亞洲運動員。
2001年,郭灝霆在伍華書院讀中一,有一位體育老師到課室介紹「明日之星甄選計劃」,並派發宣傳單張。郭灝霆印象最深刻的是報名表上有很多格子,列出不同運動項目的選項,例如足球、排球、田徑、羽毛球等,當他看到單車這一選項,覺得比較特別,頓時對這項重視速度感的運動產生興趣。
由於單車運動是自己選擇的,灝霆對訓練特別投入,很快便取得成績,被選入香港青年隊進行培訓,並參與香港本地比賽,更於全港錦標賽取得獎項。當時年紀尚輕,參與十三至十五歲的比賽組別。灝霆笑言:「2000年時,大規模如全港錦標賽的參賽人數不多。在比賽中,主要的競賽對手都是自己香港青年隊的隊友,勝了他們,便能獲獎。」後來轉戰十六至十八歲的組別,情況一樣,練習和比賽都是同一批選手,賽果不變。
由中一開始加入單車運動至取得世界第一的彩虹戰衣只有短短十年,我一直好奇他的成功源自天賦還是後天努力?灝霆坦言:「就算要歸因於天賦,也與體能無關,反而是腦筋靈活,瞬間想到取勝策略的能力。自己體能雖算平均以上,相對其他運動員卻只屬一般,特別是外國運動員的體能較佔優勢。」幸好單車運動不是純體能運動,要運用很多不同的策略作出應對,如風阻、破風、氣流等,灝霆領悟能力較強,能迅速作出應變,取得勝利。

郭灝霆把一部足球型電視送予學校展示。
在單車生涯中,最開心的一定是贏得世界冠軍,因為是一生人的榮譽,但最難忘的卻是失敗的經歷。2009年灝霆參與在山東舉辦的全國運動會,出戰場地記分賽,由於與國內選手多次較量都能領先,所以信心很大,以為必勝。比賽下來,發覺事與願違,落後甚多,必敗無疑,只好邊哭邊完成最後十圈的賽事,回到休息區時已經崩潰。當時二十歲的郭灝霆認為全運會四年才舉行一次,四年後的光景難料,便難過地哭了起來,更糟糕的是在場有很多傳媒記者,電視台還正進行直播,心情直插谷底。兩天後的個人公路賽,黃金寶勝出比賽,領取金牌後拉開上衣,展示裏面藏著的一張號碼布,原來是郭灝霆早兩天在記分賽中的號碼布,象徵著與郭灝霆共享成功,同當失敗,充滿激勵的意味,讓郭灝霆感動萬分。
小時候,父親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寫在紙條上,放進書桌的抽屜勉勵他。別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句老掉牙的說話,卻是不易的真理。這句話影響著郭灝霆的運動員生涯,努力求進,積極爭取比賽的機會,每次比賽亦要做到最好,此後亦成了郭灝霆的座右銘。
每個運動員的成功因素都離不開一個勤字,郭灝霆也不例外,為了訓練,最長時間沒有見到家人足足一年,待在昆明及不同省市參加比賽。
讀中學時,每天則進行約兩至三小時的訓練,放學後吃過飯,便乘車到體育學院,五時開始練習,直至七、八時。中四轉讀林大輝中學後,因體院為其安排了宿舍,練習時間便能增加。成為精英運動員後,訓練時間大增,最巔峰的時期,每星期會有兩至三日進行300公里耐力訓練,由早上九時練到傍晚六時,中間全無間斷,餓了便從袋中取出香蕉等食物,邊踩邊吃,水車跟在身後,補給物資。
郭灝霆寄語有興趣成為運動員的學生,成功有三個條件,就是興趣、堅持和目標,興趣是動力,有目標才能堅持下去,否則會不明白堅持的原因。
郭灝霆在單車運動取得成就,最想感謝的是教練沈金康和師兄黃金寶。在郭灝霆的成長路上,黃金寶對其影響甚深,無論在運動或人生方面均如明燈般指引著他,可說亦師亦友。
教練沈金康科學性的訓練及掌握運動員的心理是令郭灝霆成功的關鍵因素。他個人有機會在短時間的訓練後在世界錦標賽中與具備體能優勢的外國選手比拼而取勝,全靠沈教練有效率的培訓。沈教練對一些運動員會善言鼓勵,卻會直接責罵郭灝霆。到比賽時,沈教練的嚴厲對郭灝霆卻能發揮效用。

灝霆離開運動員行列,正式踏入社會工作時,同事常笑他只會站在一旁,原來郭灝霆過往當運動員時,大家提醒他不要兼顧做其他任何事情,只要完成自己的責任——專注比賽。做運動員時期,太專注練習,不會與他人或不同圈子接觸,變得較為狹窄。退役去不同地方分享自身的經歷,把運動員生涯的得著、體會與人分享,從中發現當中的價值。後來到電視台擔任單車評述員,也很享受在自己專業領域發展的機會。現在的他當然明白,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分享,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是很重要的。
2017年郭灝霆獲頒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肯定了他運動員前後的成就。

郭灝霆(中)與馮立榮校長(右)攝於2017年十大傑出青年頒獎禮。
郭灝霆沒有因當上全職運動員而放棄學業,明白學業的重要性,修讀了教大的健康與體育學士課程和恒大的商科碩士課程。在學業上的堅持,可說是將運動員的毅力遷移到學習上。
郭灝霆現時開設急凍食物公司,與運動員生涯完全不同,無論是事業或人生方面,都會藉運動所得作多方面發展。
灝霆覺得自己很幸運,亦很感恩經歷過璀璨的人生。從操練到歷練,從運動員到創業,從往日破風爭勝到今天乘風而行,灝霆臉上少了一分狠勁,卻添了一分滿足。

校長心聲
郭灝霆自言小時候讀書成績欠佳,但單車運動非但沒有帶來負面的影響,反而帶來進步的動力。主要原因是單車令他建立了良好的紀律及目標。開始進行單車練習後,每天放學後便帶齊衣物,準時開始訓練,遵守教練的指示,這使他逐步建立良好的紀律。這些從單車上培養出來的習慣,用於學業中一樣有效。就讓孩子根據個人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能吧!運動是不會影響學業的。
Text: 馮立榮校長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2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