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故事 新加坡定向體驗|定向人生

雙城故事 新加坡定向體驗|定向人生

雙城故事 新加坡定向體驗|定向人生

筆者執筆此專欄將近十年,最大的收獲,是引發我多次到外地跑定向的念頭。今期是筆者的最後一期(專欄仍然存在,只是會交棒給年輕一輩,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在此再次公器私用,紀念一下筆者疫情後首次出國跑定向 – 趁著新加坡國慶,參與當地國家定向聯賽系列第二站的小小感想。

香港與新加坡堪稱一時瑜亮,不少事物都被人作出比較,只是在定向,彼此不是在同一起跑線。瑞典定向名宿賓臣(Peo Bengtsson)早在上世紀70年代,已在新加坡推廣定向,比香港早差不多十年,但數年後當地發展就完全停頓。反觀香港定向自萌芽起,發展就沒有間斷過,至今雖仍難稱為熱門項目,但在亞洲可說已晉身前三。

只是這場龜兔賽跑,誰會勝出尚未可知。香港過往受惠於定向發展的地區集中在東亞區,但現時東南亞區亦已急起直追。東盟定向聯賽將於今年9月至12月,分別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舉行五系列賽事,不得不提泰國會於12月,首次主辦亞洲定向錦標賽,是這項地區大賽首次落戶東南亞。作為此地區的中心,新加坡定向有的是潛力。

新加坡的定向發展緩慢明顯是地理因素。新加坡定向協會秘書長鄒俊勇(Eugene)說︰「定向在新加坡停頓了近40年,到2015年才靠幾個年青人重拾發展步伐。」決定性因素大概是短距離賽的出現:新加坡比香港更「彈丸」及城市化,Eugene斬釘截鐵說,當地沒有適合進行中長距離賽的賽場,到現時100%的定向地圖都是城市地形。

雙城故事 新加坡定向體驗|定向人生

新加坡定向協會秘書長鄒俊勇(Eugene)(右二)

定向在新加坡是屬於學生的項目,以這次比賽為例,目測80%參加者是青少年,更有給予優惠鼓勵老師同場參與。Eugene說當地政府規定,學生在小學至中學期間,須至少有一課學習定向,這對推廣定向有一些好處。但另一方面,定向並不是新加坡政府資助的運動項目。不管出外比賽還是在當地舉行賽事,都只靠愛好者自掏荷包。65Adventure是現時當地僅有的定向團體,Eugene坦言單靠定向難以維生,所以他們亦要承接一些歷奇及團隊建立活動。

雙城故事 新加坡定向體驗|定向人生

大部份在新加坡參與定向的都是學生,與香港有一些差異。

說回兩場短距離賽,分別在8月10日下午及11日上午,於新加坡東北部的新市鎭後港(Hougang)及榜鵝(Punggol)舉行,兩地都以建築群為主,地形與香港不少短距離賽相似,但與香港不同的,是這裡建築物底部都可以自由通過和放置控制點,簷篷與基座形成很多細小「撩棱」的地徵,尤其擺放在樓梯上部的控制點,屢次把我難倒,更不用說驟明驟暗的環境,嚴重影響了我這老花眼閱讀地圖(笑),是場很有趣的經歷。

雙城故事 新加坡定向體驗|定向人生

設於樓梯旁或上部的控制點屢次把我難倒。

雙城故事 新加坡定向體驗|定向人生

新加坡定向地圖與香港常用的都是A4尺寸,這裡可見賽區是比香港的細小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賽場比香港的小近一半,於是一場要自我接力,另一場更有特別安排,就是中段要跑上四層樓,在住宅平台進行部份賽程,令好一些參加者要呆企思考一段時間。當然大家明白,與香港一樣,新加坡定向也是在夾縫中成長,筆者亦經歷因原定集合地點另有用途,而要被「迫遷」的慘况。一想到組織者總是絞盡腦汁,在局限中創造樂趣,口中的埋怨都變成感激。

雙城故事 新加坡定向體驗|定向人生

新加坡的定向參與者都很年輕,熱情和好學態度絕不遜於香港的愛好者。

雖說新加坡定向仍在萌芽階段,但仍有長遠目標,就是在2030亞洲錦標賽中取得獎牌。Eugene說:「我們明白這是很長遠的事,但相信這不局限夢想,香港就是我們的標桿。」漸趨頻繁的交流,對整個地區的定向發展大有裨益,一如Adventure65計劃來年到香港集訓,Eugene亦非常歡迎香港朋友到新加坡跑定向。當然新加坡定向賽數量不及香港多,但一年亦有六至八場,部份賽事如是次般,在周末連續兩天進行,非常適合快閃參與。有興趣不妨到www.65adventure.com瀏覽詳情。

Text & Photo:蔡偉傑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