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森林|琛山人語 最近再到台灣一條經典的中級山路線進行登山活動。很多朋友會問:「台灣的中級山是不夠高級嗎?」雖然「中級山」的海拔高度不及「高山」;但它的地形、路況、難度、卻絕不比「高山」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高山上的驚艷|琛山人語 高海拔地區的天氣環境嚴峻,氣候乾燥、土壤貧瘠、溫差也大,一般大型的樹木都不能在海拔4500米以上生長。縱然生存條件惡劣,但高地卻孕育出多種顏色鮮艷、外型別緻的小花朵。走在山徑上,欣賞著這些小傢伙,令人驚嘆大自然造物之奇妙;亦被這些小植物的頑強生命力所折服。
台灣地震記|琛山人語 今年四月,我帶領團隊前往台灣中央山脈太魯閣國家公園進行縱走活動,目標路線為北二段O型線。路線由730林道出發、經鈴鳴山、無明山、遠多志山等多座山峰,最後返回起點。整條路線成O型縱走一圈,故名。這是台灣出名刁鑽、複雜及磨人的路線,需要手腳並用走過崩壁和鬆軟碎石坡。
日本冬攀訓練 剛過去的十二月,我帶領了一班雪山初心者(日文初學者的意思)到日本進行冬季攀山訓練。 他們早於出發前近四個月,已經在本港學習不同方面的知識,包括雪地裝備使用、滑落制動技巧、雪山露營須知、繩索運用技術、高山危機應對、負重登山訓練……等。
夜行技巧 你有試過在山上夜行的經驗嗎? 夜行的原因很多:特意安排的夜行旅程、行程延誤了、進行比賽或訓練、錯誤估計時間、甚至因為迷途而被迫滯留山上⋯⋯由於人類的視力在黑暗的環境中會大大降低,距離感及方向感的掌握亦較日間為弱,所以夜間在山上走,除了另有一番滋味外,還要具備一些工具及技巧來確保安全。
山之感悟 | 琛山人語 投進山的懷抱多年,總覺得登山並非一項單純的運動,山裡蘊含著林林總總的道理,而大自然卻會運用其獨有的方法去讓登山者學習和領悟。也許你不是一位登山愛好者,不會亦不打算去爬一座實體的高山,但我們卻總得攀登人生這座大山。人生跟一次攀登的過程沒有兩樣,有高有低、有上有落、有激情的時刻、也有低落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