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技巧

琛山人語 - 夜行技巧

你有試過在山上夜行的經驗嗎? 夜行的原因很多:特意安排的夜行旅程、行程延誤了、進行比賽或訓練、錯誤估計時間、甚至因為迷途而被迫滯留山上⋯⋯由於人類的視力在黑暗的環境中會大大降低,距離感及方向感的掌握亦較日間為弱,所以夜間在山上走,除了另有一番滋味外,還要具備一些工具及技巧來確保安全。

在裝備方面,其實跟一般的日間遠足裝備沒有分別,不過在日間旅程中擔當備用工具角色的頭燈或電筒,在夜行時便成為主角了。選擇照明工具時,我們得考慮它的便攜性及亮度。在遠足活動中,頭燈的便攜性較手電筒為優,因我們帶着頭燈時可騰空雙手用作平衡、握持行山杖或做其他行動;光照方向亦能隨着使用者轉動頭部而改變,非常方便。此外,由於山上夜間溫度較低,足夠的禦寒衣物亦不可少。

至於亮度方面,其實一般情況都用不着太強力的頭燈,但我們必須考慮所攜帶的頭燈或電筒能否在緊急時發出足以吸引遠方注意的亮度,這直接影響求救訊號的效能。現今市面上的頭燈大多能夠調節不同光度,我們可以因應需要靈活調校。還有,別忘記帶同後備電池呢。

除了裝備,我們也須掌握一些夜行技巧使旅程更安全愉快。

在天晴的夜晚或空曠的山脊上,我們往往不用亮着頭燈、單憑月光都可看清景物

使用頭燈可騰出雙手方便行走時用作平衡或支撐。

保持隊形

鑒於夜間環境黑暗,我們必須保持隊形,設立領航員和護隊在隊伍的最前方及最後方,確保沒有隊員脫隊。此外,不時點算人數,方便互相照應之餘亦能避免個別隊員走失迷途。

保持夜間視力

在天晴的夜晚或空曠的山脊上,我們往往不用亮着頭燈、單憑月光都可看清景物。我們可將頭燈調暗或關掉,此舉除可節省電量外,最重要是可以讓雙眼習慣在弱光環境下觀看景物,夜行術語「黑泥、白石、光水」正好告訴我們夜間辨別路況的要點。關掉頭燈時,我們的視線便不會只限制於頭燈的照射範圍內,有助我們觀察遠方的山形地勢,辨別所在位置。當然如天氣欠佳或進入黑暗的林蔭路徑時,我們仍需亮着頭燈觀察路況。

關掉頭燈時,我們的視線便不會只限制於頭燈的照射範圍內,有助我們觀察遠方的山形地勢,辨別所在位置

適應弱光下關掉頭燈,有助觀察遠方的山形地勢。

為確保我們走在原定的路線上,我們應習慣時常檢視地圖及留意沿途的標距柱,亦可多留意沿途的山勢和地形特徵

夜間定位 

為確保我們走在原定的路線上,我們應習慣時常檢視地圖及留意沿途的標距柱,亦可多留意沿途的山勢和地形特徵。例如上坡、下坡、平路、溪流與小徑交界處等,這些都是夜晚較容易辨別的。

行走馬路

如需走在馬路上,便應注意路面情況,以策安全。我們應保持單行行進,可行的話,選擇與車輛迎面的一邊行走,以便觀察車輛的來勢。此外,我們也要亮着頭燈或電筒令駕駛人士及早警覺我們的存在。

充足準備的夜行是一項有趣的活動,從中我們可體現到大自然神秘的另一面,但如天氣惡劣或有隊員受傷而滯留山上,則不應貿然亂闖,宜盡快下山或考慮報警求助。

Text & Photo: 盧澤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