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馬特集】蔡泳茵 - 十公里是必經一站 「我希望未來可以跑全馬,所以練十公里是必經階段。」蔡泳茵現時較專注訓練的項目5000米於2023年香港排名以19分25.28秒排第九,去年底她更剛跑出17分51秒的PB,相反她跑過的十公里賽屈指可數。問及她的最終目標,她卻毫不猶疑地說:「跑者應該都會想挑戰全馬吧,只是要循序漸進,我應該要再過幾年才準備好。未來很多變數,可能到時覺得自己還是跑中長距離較好,也有可能會『下車』專注跑十公里,哈!」她指無論是繼續前進或下車,十公里是馬拉松訓練的必經一站。
【渣馬特集】莊司晹 - 馬拉松出世與入世 莊司晹去年渣馬跑入港人頭三,今年初港珠澳半馬又成為港一,不過他在普羅大眾眼中仍然十分低調,僅憑新聞報道其賽績而認識他,原因是他不喜歡使用社交媒體,「我不想花太多時間在社交平台,比較喜歡與人實際面對面交流多點。」再加上他說話夾雜一點佛學思維,尤如超然的出世高人;但他在跑步上其實很入世:「我想達體院標,跑到成績,也考慮將來有機會可以分享下自己跑步的經驗。」
【渣馬特集】蔡沛恩 - 馬拉松Sub 3療癒路 「跑步的人,沒理由不敢大聲說出自己想做目標時間!」跑馬拉松的人各有理由,但Sub 3香港女子跑手十隻手指數得完,明擺著要衝擊這個目標時間殊不容易,蔡沛恩Coco卻很有衝勁——她曾經歷過低谷甚至短暫放棄跑步,2024年九月她在柏林馬拉松剛達成PB時間3小時02分09秒,對於再推快這兩分多鐘的紀錄,就像她自己說的,是休息過後儲力準備再上高峰吧。
【渣馬特集】梁德洋 - 跑步是我不喜歡但擅長的事 梁德洋中一開始練跑,2021年更在渣馬以 1小時10分26秒打破當時的香港半馬青年紀錄。現年22歲的他仍在跑道上,希望挑戰更高殿堂——「我想挑戰十公里跑入29分台!」如此雄心壯志,難怪很多人都相信他熱愛跑步,他卻耍手擰頭:「我一點也不享受跑步!如果你人生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長期都是焦慮狀態,唯獨有一件事你雖然不喜歡,卻帶給你成就感,你會做嗎?」很矛盾,但這正是跑步給他的感覺。不喜歡仍堅持達九年之久,或許這種「破斧沉舟」的心態才是令他強大的原因。
【渣馬特集】紀尤 - 無聲享受訓練之苦 「我想再和大家一起去今年的聽障奧運會!」陳紀尤患有先天性嚴重至深度聽障,需佩戴助聽器和人工耳蝸,以手語為母語。她由三、四歲開始習泳,2017年十四歲首次出戰聽障奧運會,對她來說比賽是為了讓自己更有訓練目標,也是為了享受和伙伴一起奮鬥的感覺。今年她決定跑渣馬十公里,由游泳到跑步,看似是孤獨的個人項目,在她心目中都是為了成就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