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馬特集】蔡沛恩 - 馬拉松Sub 3療癒路

【渣馬特集】蔡沛恩 - 馬拉松Sub 3療癒路
 

蔡沛恩

蔡沛恩 - 馬拉松跑手,目標跑入Sub 3


「跑步的人,沒理由不敢大聲說出自己想做目標時間!」跑馬拉松的人各有理由,但Sub 3香港女子跑手十隻手指數得完,明擺著要衝擊這個目標時間殊不容易,蔡沛恩Coco卻很有衝勁——她曾經歷過低谷甚至短暫放棄跑步,2024年九月她在柏林馬拉松剛達成PB時間3小時02分09秒,對於再推快這兩分多鐘的紀錄,就像她自己說的,是休息過後儲力準備再上高峰吧。
 

蔡沛恩於2024年渣馬

上馬然後上癮

​​Coco由學界開始跑步,更曾獲選入香港青年隊,卻一直未敢貿然「上馬」:「42.195公里真的很長!以前跑很多半馬賽事,練長課25公里都會超過半馬距離,所以跑半馬大概知道自己跑多少。但全馬上線一刻仍然不知道自己會跑得怎樣,那種感覺是不安但興奮!」直至2023年「萬金先生小姐」獎勵吸引了她決心「上馬」,結果初馬以3小時14分「超額」完成,又「順個便」跑相隔一個月的名古屋馬拉松,隨即跑出3小時09分52秒。這段上馬然後上癮的過程,她只能如此解釋:「這是我堅持得最長時間的事,喜歡那種過程很辛苦但又完成到的滿足感!」

2024年初她第二度跑渣馬,再到九月份跑柏林馬達成PB,四個月後今年二月份她將第三度挑戰渣馬,馬拉松一個接一個,每次成績都再推快了。跑全馬的癮就像打開潘朵拉盒子般一發不可收拾,她笑言自己現在比較享受跑步:「以前我會很想追時間,現在除了想推進PB,也想好好感受過程,所以最近的練習變成『走感覺』,就是不去看運動手錶的步速,憑感覺去跑,跑完才看時間。」過程中她發現不太執著時間,反而會有進步:「這是我從經歷和實驗中體會到的——運動員不會一直向上,總會有狀態起跌,我現在更明白即使在回落期,那也是個讓我儲力再上高峰的階段。」

蔡沛恩將第三次挑戰渣馬

 

 

練跑重要煉心更重要

她說的狀態起跌是最真切的個人經歷——19歲那年她開始受各種傷患困擾,令她不斷跌跌碰碰,「能傷的部位都傷過!我認為受傷的原因主要是心態上,當時每一場比賽都想攞獎,搏到盡,練習後也不會拉筋放鬆,即使有少少痛楚也會想捱到終點。結果便愈練愈傷。」有一年參加渣打半馬青年組,回程跑到橋上,她預計自己應該會是頭幾名,突然間膕繩肌及髖屈肌群都拉緊了,痛到動彈不得,她只能停下來,等候被巴士接走,她還記得當時哭慘了,回想這段經歷她卻是笑著說的:「現在的我知道自己去到什麼水平,懂得拿捏休息。」

受傷令她曾一度因成績停濟不前而迷失,甚至停跑三年,全靠教練和跑友拉她回來,「初時他們約我食飯,慢慢地說食得多要跑下步,慢慢把我帶回運動場。慶幸我沒有忘記喜歡跑步的初心,最重要是堅持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和享受其中。」2021年回復練跑,她跑步的「火」又重燃,但至今她認為訓練課表與青年時期差別不大,只是學會怎樣去抓緊跑步團「火」:「例如我和朋友一起跑長課,會以到達某個地點食魚蛋粉為目標去跑,食完『打個底』再跑回程,這樣便有動力去完成。」跑步課表雖苦,但她現在更懂得從中找到享受其中的方法。以前她會想著「衝埋這一課」,現在會考慮夠不夠時間恢復:「練長跑,這一課練得好,不代表之後都會有好成績。更重要是能夠持續有效地跑得好,還有就是『想完成目標』的心。」

蔡沛恩平日會在深淺南練長課

蔡沛恩平日會在深淺南練長課。

蔡沛恩的每周訓練課表

星期一:長課
星期二:Strength & Conditioning或者健身
星期三:一至兩課主課
星期四:輕鬆跑
星期五:早上主課,夜晚一課Strength & Conditioning
星期六:一課主課
星期日:休息

回到跑道上

「跑步也要打好肌肉力量根基,我會做S & C練返好肌肉以保護筋腱;
另外心態上不能怕再受傷,最重要是相信自己、堅持下去。」

她傷後「復出」,熱身跑也跟不上,但慢慢跟下來現在已是追逐三小時的「快車」,她也想藉自己經驗勉勵跑友:慢慢跑,就會快!

Text:Nicole
Photo:Jack, Martin Leung, Patricia Chan, Rocky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