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從惡夢到救贖|柔之道
寫作:從惡夢到救贖|柔之道

不經不覺,我在Sportsoho書寫已經一年。寫作在我心中曾經只是一樣麻煩的玩意,如今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小時候沒有很喜歡寫作,寫作功課對我來說就是限時內達到字數要求。那十二年的積怨,終在公開試結了果——中文寫作得了個「一」。看着這個突兀的「一」,我心想:「哈哈,睇嚟我注定同文字無緣了⋯⋯」
大學的日子,感受多了,少不了emo(情緒化)。有一天,看到家中豎起的筆記本贈品,我隨手拿了一本,翻開第一頁。接着拿起一支筆,寫上日期,便寫下了當天的感受。混亂的筆跡下,寫到最後,手停了,腦袋清晰了,心也靜了——是一種陌生的寧靜。從那天開始,我不再是為了交功課,而是為了照見自己。
在這個愈來愈快的世界,冗長的文字好像格格不入。但對我來說,正因為文字的「慢」,讓我能思考得更多。每一次寫作,都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曾聽過一位教授說:「大學的論文式功課,最終的作用都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如何思考。」當我能夠清晰地書寫出自己的想法,我會更有力量和勇氣去捍衛自己所堅信的。
我在日記中寫的文字,都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當初收到Sportsoho的邀請時,我也遲疑了一下。獻醜不如藏拙,還是把想法放在日記裏吧。再思索了一會,心想:「寫咗先算,唔好諗太多!」人生就是一場試驗。如果我的文字能夠像一盞小燈,傳達一點溫柔的力量,也挺不錯。
轉眼間,十二篇了。不知有多少人看過,但我真的很享受。每月能在雜誌內有一個小小的,自由的幸福角落,寫下一些所見所感,我無比感激。
Text:李玨穎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4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