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ever it Takes|一波一轆
Whatever it Takes|一波一轆
“The world is far there. If we do the same, the gap will be the same. We need to push much harder.”
3月19日,教練神色凝重地走進體能房說了這番話。
下午,營養師給我們開會,主題是Body Recomposition。他用沙啞的聲線給我們講解新一階段的營養目標。PPT內有我們每人的每日建議攝取量。教練希望我們增肌,因此,要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作為能量補給及肌肉修復。營養是其中一個重心,更要有充足的休息及睡眠。離開前,教練問我們有什麼可以幫助我們,我們有什麼難處即管開口。我哽咽地道:「I think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us, ourselves.」確實地,我認為我們已經有極好的資源,世界級的教練及工作人員。
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幫自己變得更強。
翌日,場地課開始前,教練讓我們看了一段影片,背景音樂是Imagine Dragons—Whatever It Takes。影片播放著紐西蘭隊的運動員在幾屆奧運標青的表現,壓過終點、贏得獎牌、揮動着國旗,臉上掛著難以掩飾的笑容。我腦海也不禁幻想著自己成為其中一位主角,揮舞着勝利的旗幟,嘴角悄悄地上揚。
當天,是我第一天遵從營養師的營養份量吃。我甚至把PPT截圖下來當手機屏幕、帶著食物磅用餐,為求精準地吃下我需要吃的食物份量。我需要吃下的碳水,比我想像中多很多。訓練前,我訂下目標給自己,是上星期渴望達到,但未做到的目標。結果,踩出來的時間比我預期快一秒有多。我也完全地達到訓練強度,整對大腿都像火燒一樣斷斷續續地痛了一個半小時。
訓練結束後,我把今天訓練的感覺告訴教練。他說:「I saw you smiling while watching the video. Are you thinking you are one of them?」是!我要成為影片中的主角!假如我付出200%的努力,然後失敗,至少我盡力了。
Whatever it takes
Yeah take me to the top I'm ready for
我準備好了。

Text:程嬿珊
Photo:作者提供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5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