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頭與大教頭》|動映話

《小鬼頭與大教頭》|動映話

《小鬼頭與大教頭》|動映話

《小鬼頭與大教頭》 超級「政治不正確」的少年棒球片

一套將近五十年前、以美國地方少年棒球為主題的喜劇片,想不到卻讓我看得暢快淋漓。若是把它放在今日的社會氛圍來評價,肯定屬於大大的「政治不正確」,我卻從中重拾到昔日電影的放任與率真。此片在香港也許沒幾個人知道,在美國卻是非常多壯年人的集體童年回憶,它是1976年的電影《小鬼頭與大教頭》(The Bad News Bears)。

1

借深入民間的棒球運動刻劃當代民情

我並不特別愛看棒球,所以會留意到這部戲完全出於偶然:某次在一個外國電影專頁,有人討論今時今日最難重拍的作品,看見不少人都提到這部《小鬼頭與大教頭》,接著就有很多網民加入討論此片如何「過癮」,紛紛憶述自己少時有多愛看,我就好奇找來觀賞,發現果然趣味盎然,即使是年月已久,絲毫不覺陳舊。

棒球在美國有「national pastime」的美譽,深入民間,也是普遍的青少年運動,很多地方鄰里間也會自組少棒聯賽。這種「Little League」少棒聯賽雖說是教育一環,競爭卻非常認真,畢竟在職業運動盛行的美國,很多家長對子女的球員前途寄予厚望;而這類地方少棒的球隊多是由某位父親義務當教練帶隊,無形中也把大人的面子榮辱寄託其上。

《小鬼頭與大教頭》

《小》的故事就是講南加州某地區議員望子成龍,為了讓兒子能加入一個競爭激烈的少棒聯賽打球,以手段臨時硬插一隊進去,還花錢請了位前職業投手Buttermaker(奧斯卡得獎喜劇演員和路達麥陶飾演)來當教練。Buttermaker年輕時其實只是個從未闖到大聯盟的二流球員,現在是替人家清潔游泳池維生的潦倒酒鬼,答應教少棒隊不過想輕輕鬆鬆賺點外快;而這支急急成立的「小熊隊」,裡面的孩子自然也只是別隊已經「揀完揀剩」的雜牌軍,天賦和棒球經驗都有限。

這樣的球隊本就受盡白眼,第一場比賽還對著聯賽裡的頭號強敵「洋基隊」,第一局上半就狂輸到26比0,沒能打完一局就要棄權。如此恥辱性大敗,議員父親馬上「縮沙」,決定要解散退出,而隊員在學校成為笑柄飽受欺凌,也集體投票決定不再打下去;Buttermaker至此心中有愧,因他看出這群孩子雖然沒甚麼天賦潛力,但心裡其實渴望打球,自己卻沒有盡力裝備好他們,於是他一意孤行繼續執教下去,要把「小熊隊」改造為有力爭勝的強隊。

另類經典成就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這整個故事當然就是典型「不服輸的underdogs大翻身」運動片格局,主角還是一群十一、二歲少年,你會問有何「政治不正確」?是因為由Bill Lancaster(大明星畢蘭加士打的兒子)寫的這個劇本,內容尺度毫不避忌,戲裡一群小演員個個「寸嘴」,其中最出位角色是個性剛烈的小個子Tanner,說話時粗口俚語連珠炮發(雖然電影裡未至於真的讓小孩爆「F-word」,用了許多委婉字代替),甚至連racial slurs都說了好一大堆,假如今時今日拍出來的話,肯定被群起網上征討;另一個少年主角Kelly則是超早熟飛仔,12歲抽煙飛車撩女賭錢,髒話亦是琅琅上口。小孩如此,大人也好不到哪裡,Buttermaker這個酒鬼教練,球場內外在孩子面前都是煙酒不離手,導演也故意惡搞諷刺,安排他每場戲拿各種不同牌子啤酒罐,彷如美國啤酒品牌大巡禮。《小》的喜劇感很大程度來自這種unapologetic的對白風格和角色設計,讓人感覺真實又抵死。其實現實世界的青少年對話,唇槍舌劍鬥氣駁嘴,哪有像親子電影裡那樣純潔乾淨?尤其是在球場上更然。所以很多上了年紀的美國觀眾都說,《小》是他們童年深刻回憶,這種真實味道應是一大原因。

《小鬼頭與大教頭》

不過電影真正的最精彩處,是講述Buttermaker為強化「小熊隊」,不惜去找舊情人的十一歲女兒Amanda「出山」加盟,Buttermaker深知Amanda投手天賦驚人,從前在他指點之下,九歲就能投出厲害的變化球。演這小女孩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剛憑《大老千與小鬼頭》(Paper Moon)大紅、成為奧斯卡金像獎史上最年輕得主的天才女童星泰妲奧尼路(Tatum O'neal),她演戲真是魅力驚人,每場有她的戲都充滿光芒活力,與麥陶演的Buttermaker這對無血緣「父女」,感情讓人窩心,而她上陣投球的動作都是親自演出。

不過在欣賞著泰妲的演出時,我心裡也有點痛惜,因為知道她長大之後多年來一直星途暗淡,而後來她更在自傳中透露,自己從童年開始已多次遭受長輩性侵犯,在她短暫的演藝光輝背後,其實藏著許多痛苦……

無意地反映美國精神?

1

《小》也真實地刻劃了家長如何把自己虛榮心寄托在孩子比賽上,忘記了青少年運動的本意。「洋基隊」的教練指導時就非常肉緊嚴厲,往往對孩子出言侮辱,又為求勝指示隊員出茅招,甚至對不聽指揮的投手兒子動粗打罵,引發兒子反抗離場。相比之下,反而是滿身缺點的Buttermaker,能夠放下「大人身份」,跟「小熊隊」孩子們平輩相交,得到了更多尊重。而與虛偽的成年人一對照,那些桀驁不馴、口直心快的「小屁孩」,就簡直變得可愛極了。

最終一場決戰,「小熊隊」僅僅惜敗給一直欺負他們的「洋基隊」。領獎後「洋基隊」球員在教練指示下,假惺惺地想來個門面的化敵為友,「小熊隊」完全不吃這一套,把小小的亞軍獎座狠狠往對方丟,矢言明年必定復仇,大鬧一場後,孩子們就每人手執一瓶Buttermaker的啤酒,互相淋頭慶祝「勝利」。最後鏡頭從這一幕拉遠,直至看見球場上的美國星條旗飄揚。如此鏡頭安排固然有點戲謔諷刺的味道,不過細心想想,「小熊隊」這顆不輕易妥協馴服的心,雖然粗野,不正正也算是一種「美國精神」?

Text:喬靖夫
Photo:網上圖片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