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棍網球戀物語】女子隊總教練范德筠 與棍網球談一場恆久的戀愛

【Cover Story】【棍網球戀物語】
女子隊總教練范德筠 與棍網球談一場恆久的戀愛

棍網球女子隊總教練范德筠

在熙來攘往的大街上,不時會見到有人揹住一支長棍,棍的上方由大大小小的網編織而成網袋。「以前播下種子,現在開花發芽。」范德筠(Gem)藏不住眼神裡的笑意,說這是十年前棍網球總會多了資源推廣,令這項運動今日得以普及化。

播下種子開花發芽

Gem接受訪問時身穿寫著「Hong Kong Lacrosse」的上衣,黑底紅字,不太顯眼,就好像她做的推廣工作一樣低調。Gem在國外開始接觸棍網球,回港後組織港隊、成為教練,而由2014年正式成為總會第一位受薪員工,至今也有十年。「元老級員工」不是應該地位超然嗎?她卻一直在前線默默耕耘。

Gem回憶當年棍網球發展尚未普及,只有她跟一兩名助教,自備數十支球棍等裝備,遠赴長洲、大嶼山等學校教班,「我想讓多些小朋友認識這項運動。如果大部份運動教練都因為遠而不敢去教,小朋友好慘。」過程雖然辛苦,但她滿足於這樣一點一滴地打下「江山」:「以前在街上,見到有人帶住球棍,通常一定認識,因為這個圈子太細。」「現在逛街會見到好多小朋友帶住支棍啦!」自從政府十年前開始對棍網球投放更多資源,多了在中小學推廣,她認為打棍網球的人比以往多了:

「雖然運動員仍然是業餘狀況,但我仍是好開心的。我覺得香港已經有好多人打棍網球啦。當年有一位在小學開始學的學生,今年都入選了U20港隊!」

她就像在泥土上默默灑下種子,終有一天,種子會萌芽,新芽會開花。U20港隊世界排名升至男子排第十四、女子第十二名,而今年香港更得以主辦世界棍網球女子U20錦標賽,這朵花愈開愈燦爛。

棍網球防守員

用一世力氣去栽花

Gem在英國讀書時已開始接觸棍網球,這項運動自此就一直跟隨著她,陪她經歷了很多人生不同階段,也因此令她有種情意結,「我有玩過其他運動,但我對棍網球有特別感情,所以一直好想為這項運動做多些。」就算這份追隨可能會苦無結果,但她都不介意:

「球員都是業餘,全部都是沒有支取工資,所以打棍網球的人全部都因為真的好熱愛這項運動。」

問她會如何形容這份情感,她半開玩笑地說:「棍網球是我老婆!」Gem指有時教球員會有點「勞氣」,「我會煩躁,為何她們做不到?過一陣子她們做到我要求的事,我就會向她們說『早說了,你們做得到的!』」棍網球是Gem的工作和職志,但她形容就好似兩夫妻之間總會有些小吵小鬧,但好快又和好——她既享受栽種待花開的成就感,也不能逃避教球時遇到的難題和挫折。而就算花開了,也依然不能鬆懈:「總會多了資源在中小學教班,我們也構思了一個簡易版方便推廣,所以小學U12現時是最多人玩的組別。」

有些路值得走下去

著力在小學中推廣,也有策略性的考慮,因為在香港所有運動項目都面臨同樣問題:中學生到了公開試期間便必須以學業為重,減少訓練;大學生要踏足社會、兼顧工作,運動員也因此漸漸流失。要令項目得以持續發展,普及化之後勢必要精英化,令運動員得到更多支援,方可專注在運動訓練上,這亦是Gem經營這段「感情」面臨的難題:「就快考試,有球員就會說可能weekend才能來練習,或者我叫她自己做一些體能訓練。今年U20都有球員剛考完DSE,幸好她沒有放棄,期間都堅持自己做訓練,考完試好快歸隊。」

之前成人隊中也有不少球員為了世界盃而向公司申請停薪留職一年去備戰,而今次U20世錦賽,就有原本在海外求學的球員,為了備戰而回港。這些球員的付出都不容易,但她們都甘之如飴,因為棍網球這條路,她們認為值得走下去。

Text: Jimmy
Photo:Conrad、Alan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