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奧運女力 - 盧善恩 (羽毛球)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羽毛球—盧善恩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羽毛球—盧善恩

香港羽毛球新星盧善恩(下稱:Happy),今年二月於世界羽聯國際挑戰賽級別的伊朗羽毛球國際挑戰賽中,首奪國際挑戰賽單打冠軍。更於四月的亞錦賽中,力戰世界排名第三位的中華台北名將戴資穎後,於世界羽聯的奧運排名攀升至第四十六位。撇除重複獲資格的國家或地區後,以第二十四位的名次得到三十五個奧運席位中其中一席,年紀輕輕已「意外」地實現奧運夢。

2024年4月,Happy接上奧運的軌道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羽毛球—盧善恩2

 

 

盧善恩
2003年生
女子羽毛球運動員

主要榮譽:
2024 伊朗羽球國際挑戰賽女單冠軍
2023 奧迪沙羽球大師賽女單銀牌
2023 瑞典羽球公開賽女單銀牌

奧運選手初發芽 內在心態決定外在成就

Happy父母以至親戚都熱愛羽毛球運動,這個「羽毛球世家」讓Happy四歲左右已接觸這改變她一生的運動,並早於七歲左右已加入體院受訓,年紀輕輕已肩負雙重身份,強大心臟從此磨鍊:「中學入讀女拔後,八時上課直至下午三時半下課,母親便駕車載我到體院,為爭取時間我每天都要在車上吃飯。練習完畢後約八時,晚餐也要在回家途上吃,回家梳洗後則要做功課。」上述艱辛的日程,於Happy的中學生涯幾乎每天上演,而這位小女孩能捱得過這六年,源於成就感:「即使辛苦,但當時我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因為努力確實得到回報,在香港分齡的賽事及精英賽都獲獎,成就感成為我堅持的動力。」

2021年對Happy來說,更加是不堪回首的一年,為了追趕學業進度應付文憑試,於自問有不錯狀態的時候暫停羽毛球練習超過半年:「雖然當時短暫放下,但依然心繫羽毛球,不時擔憂將來不能重拾狀態。」完成中學課程後的2021年六月,Happy正式轉為全職運動員,追趕進度:「當時感到吃力,因為之前在香港同齡層也算是頂尖選手,但重拾羽毛球的初期,一直輸掉球賽,不知該如何重回正軌。」Happy指當時學會調整心態,放自己位置低一點,學會接受起伏不斷的表現。最終捱過約一年半的浮沉,才重上軌道,直至現時得到奧運資格。

小女孩發奧運夢

當時年僅九歲的Happy,在2012年倫敦奧運已透過電視機觀看羽毛球賽,但也沒有想過自己能參與其中:「很多時候你沒有想過的話,反而會得到。」Happy指剛剛踏足成人世界賽舞台,而且一年前排名仍在三百多名,認為奧運與自己完全無關,感到遙不可及:「當時出戰國際賽的對手,幾乎每一位排名都比我高,因此心態上將自己位置放得較低,也不會想著要取勝,只管打好每一分每一局,這心態反而讓我得到不少沒有預料過的勝仗。」

直至去年底,Happy於幾個分站都能闖進前四名,連教練也跟她說有機會打入奧運,Happy始認知道與奧運舞台相當接近。但即使機會放在面前,Happy依然未有以非成功不可的態度爭取積分,場外只著眼於如何準備,場內則只管投入爭取每一分,這種心態反而令她成功衝奧:「如果經常想著要打進奧運,反而更大壓力,我想我在比賽時身體會變得繃緊,影響發揮,最後失敗。」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羽毛球—盧善恩

初登奧運舞台 無視結果的豁達心境

得到奧運資格,Happy以「達到人生一大目標」形容,曾赴巴黎參與港隊訓練的Happy,已參觀過奧運場館,感到非常壯觀而留下深刻印象。與衝擊奧運資格一樣,Happy雖然不會強求成績,但也非志在參與,而是以不求結果、但求做到最好的心態,參與這個國際體壇最高舞台:「正如四月亞錦賽與戴資穎對壘,我的心態是希望比賽不會完結,全程享受賽事,今次奧運也期待與不同頂尖選手對壘,而我的目標是屆時能做好自己,打好每一分每一局,過得一關得一關。」

Happy坦言一直有失眠情況,受傷患期間或運動過後亢奮都是失眠元兇,但她學會了欣然接受,不會視失眠為困擾,全因她不斷向師姊和教練學習更好的心態:「學會了不要放大問題,令思想變得正面,以往會因失眠而心浮氣躁,現時也順其自然。」Happy以文憑試暫停羽毛球作為例子,笑言如果由當時的她去決定,可能會放棄讀書,但如今的她思想方式已有明顯不同:「正面地看,讀書能幫助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拾羽毛球的一年半時間適應期,也提升自己運動時面對逆境的能力。」現時仍不斷向前輩學習思想和心態,Happy透過內在成為更好的人,成就出外在的賽場上一幕幕的優秀表現。

盧善恩眼中的女性魅力

【Cover Story】奧運女力 羽毛球—盧善恩4

「是內在美。內心善良、自信、大方的話,便能從外在散發出美的氣質。」

Text:Leo
Photo:Conrad、Olddog、Lucien、IOC、受訪者提供
Illustration:ArYU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4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