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PLAY TO SHINE 閃躍女力
【Cover Story】PLAY TO SHINE 閃躍女力

無論單純地對健康的追求,抑或對勝利的榮譽感及滿足感有所渴求,運動,也給予人們追逐目標的渠道。DECATHLON的九位女性,各自追逐不同目標而愛上不同的運動。玩得有要求,自然有需求!她們力求進步的運動歷程,打磨出她們不同的能力(影響力、探索、靈活、領導力、自信、溝通、獨立、專注、自律),除了外在健康體態,這些能力正正是參與運動所賦予她們的無形資產,讓他們成為更有力量和更成功的時代女性,成就她們閃躍於職場及社會。

網上業務部 Kayla Lau(左)、會員拓展部 Laura Tsai(右)
Influence
坦言原本沒有自信的Kayla,醉心健身後,除了外在身體更強壯,內心也變得更強大。於DECATHLON擔任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自信心的提升也令Kayla與客戶的溝通更良好,更勇於接受新嘗試。Kayla現擁有多重身份,除了助公司拓展業務,她是一兒之母和健身教練、也是一位influencer,追蹤其instagram的用戶數字達十萬,她的志願是透過網絡的渠道分享自己健身的歷程,推廣健身運動的正面價值。Kayla曾為重拾體態而於產後積極健身,結果憑藉分享這經歷,影響不少已放棄外觀的母親去健身,鼓勵更多女性透過運動提升自己,這亦令Kayla得到極大滿足感。
Explore
於加拿大完成學業後,拒絕沉悶生活的Laura為追求改變而移居香港,來港後發現這個國際都會擁有為數不少的漂亮山徑,而且與城市僅在咫尺,讓她從此迷上透過越野跑探索大自然。香港山野種類繁多、地勢多變,每座山各有特色,甚至乎在同一山徑,每次探索時亦有所不同,令Laura從不感到沉悶,更指「幾乎每一個轉角也能看到香港的另一個風貌。」千變萬化的山徑就是熱愛探索的Laura居留香港八年的原因。越野跑的一大回報,就是在山徑頂峰能看到的壯麗景緻,但Laura的探索理念中,不能總是抱著回報或結果過活。每次探索山野、甚至整個越野生涯都總會有起有落,就如工作和人生,Laura相信透過越野跑的過程能夠探索自己,讓她嘗試面對低潮,測試並提升自己的極限。

零售部 Maggie Lo(左)、人事部 Joyce Tong(右)
Flexibility
Maggie每年冬天也會離港外遊兩至三次滑雪,平日在港則以滑板練習頂替,最頻密甚至每天工作過後都會練習,她相信運動是暫時將工作放下的空間,從而補充能量,隔天回到職場時更順心。Maggie曾赴日本、韓國、澳洲、瑞士等熱門滑雪地點,除了不同地點的雪況有異外,也要根據當日天氣、個人狀態及現場人流等大大小小的因素,在速度的控制上作出相應調整。應付這千變萬化的運動,靈活多變的特質是不可或缺。正如Maggie在DECATHLON中擔任Store Manager的工作,每個店舖都有不同資歷、心態、能力和個性的員工,其靈活性就能讓她以相應的溝通方式與不同員工有效交流。
Leadership
不能單靠一己之力於棍網球賽事獲勝,因為不同位置的球員有特定的活動區域,必須透過團隊組織才能得分,這團隊性讓原本打手球的Joyce著迷。投入棍網球已逾九年的Joyce,現時於港隊擔任領袖的角色,不過她認為團隊中每個角色都同樣重要。作為領袖,她於團隊的職責就是協助每個人發表其聲音。Joyce能細心了解和觀察不同隊友的需要,令隊友們有信心透過她將想法傳遞給整個團隊。棍網球領袖的身份,與Joyce在DECATHLON的Training & Development Leader的角色相似,同樣需要深入了解伙伴的需要,並幫助大家發揮所長,讓每位員工都能於團隊中各施其職。

人事部 Samantha Cheung(左)、零售部 Reico Chan(右)
Self Confidence
習馬術超過十年的Samantha認為馬術是很特別的運動,因為運動員的伙伴是動物而非人,當騎師騎在馬背上,角色就是要領導馬匹,而你必須擁有領袖的自信,馬匹才會對你有信心並聽從你的指令。騎馬是高危運動,Samantha也曾經經歷兩次受傷,久休後復癒復出時也曾面對信心危機,她相信自我對話能給予自己信心,面對賽前緊張狀況時她會對自己說:「接下來的五分鐘繼續緊張抑或勇敢面對,都取決於自己的選擇,我甚至要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都不能讓緊張情緒延續在比賽。」Samantha指度過每一次難關後,信心便累積增長,而這份自信讓她能在騎馬抑或面對工作的低潮時,都能保持正面,耐性地尋找方法重拾正軌。
Communication
二對二隊際的圓網球,是原本專注於花式跳繩和體操的Reico,第一個投入的團體運動,與隊友在賽前及賽事進行期間商討策略,是她以往從未接觸過的環節。圓網球開局後便沒有界線,三百六十度都要兼顧,因此戰況千變萬化,不能在賽前預設所有戰況,團隊的臨場應變因而變得重要。Reico曾經在本地一次混雙比賽中,與互相熟知風格的隊伍作賽,因此臨場想到要以出人意表的方式得分,結果她在暫停期間與隊友商討出之前未嘗試過的策略,並贏出賽事。圓網球為新興運動,參與者原本都有不同的運動底子,對溝通技巧有需求,加上作為中國香港圓網球聯會的副主席,向男女老幼等不同人士作推廣,也磨練出優秀的溝通能力。Reico將這能力應用在DECATHLON擔任Store Manager的崗位,團隊成員個性和經驗都不一樣,她能夠因應不同人而以相應的溝通方式,讓大家在團隊中各展所長,向同一目標進發。

客戶服務部 Niki Chan(左)、軟件工程部 Almen Wong(右)
Independence
甲一組排球女子運動員Niki,有時享受不能依賴隊友、獨自承擔賽事的壁球。排球賽中失誤,有隊友和教練從旁指導,而壁球則需要短時間內靠自己思考出對策。Niki首次赴海外作賽時,四強戰面對比自己強的對手並先落後兩局,當時她為挽回劣勢而跟自己說:「不要再害怕,放膽打好往後每一球,不要令自己後悔。」最後Niki連贏三局獲勝,勇奪日本公開賽亞軍。「壁球,讓我學會獨立面對的態度。」獨立的思維,讓Niki在工作上也習慣自行解決問題,即使需要找幫手,也會先思考問題核心,並對症下藥尋求合適的協助,最有效地為顧客解決問題。
Concentration
乒乓球賽的節奏快速,對方輕微的動作變化也會大大改變球的落點和旋轉,球手要在短時間判斷如何應對。Almen修讀與數據科學和統計學相關的碩士課程,她笑言分析大量的數據,就如乒乓球賽的對手不停進攻,稍為不專注便會計算錯誤或輸掉球賽,幸而她透過這乒乓球磨練出高度的集中力。於DECATHLON軟件工程部工作,每一次發生事故時,公司各部門、上司以及顧客都會與她聯繫,提出不同類型的查詢,Almen指應對關鍵是保持專注,不要被外來的聲音分散注意力,逐樣問題處理,最後才有效解決問題。

零售部 Miu Cheung
開始接觸健身後,自覺體能、體格和心理上都更健康,因此希望繼續鑽研這項運動,第二年跟隨私人教練操練外,自己也考取教練資格。Miu曾經因狀態欠佳而影響健身訓練,希望求進的她,漸漸著重規律的生活,對不論作息和飲食都有嚴格的管理。自律性的建立,磨練了Miu管理時間分配的能力,思維上習慣釐清不同事項重要性的優次,令她在DECATHLON店舖的管理工作上,更懂得分配和安排員工工作的先後次序。
不同背景的時代女性,
不一樣的運動故事,
但同樣關於學習、轉變、提升,
躍升成為更優秀和更有力量的女性,
於職場於社會發光發熱。
運動——就是關於躍升,從而得以閃耀。
然而,女性要透過運動閃躍的期許,
仍有障礙需要克服……

Miu
因健身必定會使人變得健碩的偏見,Miu曾被質疑何以踏上男性主導的健身之路。
「我正想透過擔任教練工作去傳遞訊息,健身能帶來不少外人看不到的好處,如能為你建立自律性等良好價值,從而變成更強的人。健身並非只令外觀變得健碩,也並非只適合男性。」
Kayla

由於體型較細小而且是女性,Kayla曾被質疑作為健身influencer的說服力。
「曾有不少女士指受我產後修身的經驗所鼓勵和啟發,從而展開健身之路。因此不要少看自己的影響力,想做就去做。」

Laura
Laura在較傳統的亞洲家庭長大,對於何謂「美」有一些較保守的標準,如主張較「女性化」的舉止和外觀。
「他們對我較強捍的運動形象有所抗拒,因此從小到大我也承受不被認同,但我透過跑步而實現不少自己也不相信能達到的目標後,我越喜歡自己,越相信自己選擇了運動。」
Reico

作為新興運動,圓網球在港發展早期由男性主導,而由於女性身型較細小、力量先天較弱,女性的參與曾被質疑會拖累男性訓練的進度。
「如我擁有花式跳繩和體操底子,柔軟度和反應能彌補力量不足,體型普遍較細小的女性,處理低波也比男性更好。女性,可透過運動發揮獨有的優勢。」
曾被質疑參與一個肢體踫撞較多、「非女性化」的運動,Joyce不以為然,繼續堅持她所喜歡的棍網球。
「硬朗並非男性獨有的特質,我認識不少女性運動員甚至比男性更強捍,我不相信有運動是非女性化,我認為所有運動也適合女性。」
Joyce

即使已在2020年代,如「女性應著重家庭多於事業」甚或「女性在運動上比不上男性」等對於女性的標籤,在香港依然存在。DECATHLON支持旗下不論性別、背景、年齡的員工,都要堅持對運動有追求、有熱情。同時希望員工透過不論個人抑或團體,競技抑或鍛鍊性質的運動,提升外在及內在的力量,成為更優秀的人,從而達到工作與運動平衡。今期封面故事分享DECATHLON九位女性員工的故事,彰顯女性的優勢和成就,並啟發香港女性打破刻板印象,不在意外界質疑,勇敢地寫下屬於自己的運動故事,並如九位主角般透過運動,成就更好的自己,閃躍於職場和社會。
Text:Leo
Photo: Lucien Chan
Design:Yvonne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3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