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花式講籃】如何定義街頭籃球文化? 籃球對於許多香港人來說,絕對是一項由細打到大的運動,由公園街場到室內運動場,總能聽到籃球拍打在地上的聲音;就算沒有試過親身上陣,人生中總有看過NBA比賽。但若然你在街場打波時,有人告訴你:「波,並唔係咁打」的話,你又會有甚麼想法?這次我們找來了不同的朋友,跟我們聊了一些他們對街頭籃球的看法。
【Cover Story】運動員意志的延伸 戴上Shokz聆聽訓練初心 要突破自我延續跑步之路,就少不免艱苦訓練。除了穿著舒適服飾與帶備電解飲品外,對Virginia來說耳機也是必備。聽著音樂有助她度過沉悶的長課,而因為地少人多兼路窄的香港並不是一個「Runner Friendly」的地方,在市區跑街不單要注意交通、還要注意人流,在安全的大前提下,Virginia選擇了Shokz的開放式專業運動耳機作為練習時常用的耳機。
【Cover Story】靜心 vs. 平衡 聆聽內心初衷 羅映潮 長跑,是項孤軍奮戰的運動,像樂手一個人站在舞台上獨奏,每一次的吐納、每一次的跨步,最終將時間定格,把成績譜寫成一曲樂譜。香港長跑運動員羅映潮則要學會像樂手般「聆聽」——她自言追逐成績上略欠耐性,透過聆聽內心的初衷,才能繼續在馬拉松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在過去一年,她跑過大大少少不同賽事,亦經歷過不同的新嘗試,包括參與人生第一次的馬拉松賽事。而這,才是她作為全職跑手的一個起點。
【Cover Story】跑過亂流 吳保錡 明明是藝人,甚至是以搞笑為見稱的藝人,吳保錡(下稱:保錡)當初何以突然拾起入行前也沒有認真參與過的跑步?這位曾經一度受負面新聞所影響而在大眾心目中形象低落、甚至一度被公司雪藏的藝人,正正憑藉一個信念-「成就更好的自己」,即穿起跑步鞋,除了跑出比以往不同的體態,也跑出態度。在ViuTV紀錄片《公司冇逼我跑馬拉松》最後一集,熱血負傷完成人生首個馬拉松所帶來的迴響,保錡達成他的目標,成為在大眾心目中「認真做運動的藝人」,更重要是證明自己是認真而且有毅力的藝人,成功跑離負面形象!
【Cover Story】四徑堅持者 廖科樂 今年四徑一如以往是山界的盛事,在農曆大年初一至初三成為熱話,而今年的最快完成者廖科樂亦想當然「一戰成名」。不過,阿樂早已是各大越野賽事的前列跑手,更「三顧茅廬」兩度向搞手Andre Blumberg報名參賽,這種不到黃河心不死的堅持,也和Andre多年來舉辦四徑的意志不謀而合。今期就來回顧一下阿樂堅持完成四徑的旅程。
【Cover Story】【學界足球精英賽特輯】香港國際學校 不是我而是我們 不講結果而講過程 靠山而建的香港國際學校(下稱:HKIS),主校舍內設有室內游泳池,而山腳下亦有一個屬於校方的草地運動場供學生進行各種運動,旁邊更有一所綜合體育館正在興建當中。可見這所推行美式教育的國際學校,對於學生體育發展相當重視,除了足球、籃球、排球、游泳、田徑、網球和欖球等較為普遍的運動隊伍外,亦設有棒球、草地曲棍球、籃網球及龍舟等項目的校隊,可謂包羅萬有。
【Cover Story】【學界足球精英賽特輯】地利亞修女紀念中學(協和) 一支球隊 十種文化 香港學界有一支足球隊,球員們身穿同一套球衣,卻披著四種不同顏色的皮膚,操不同的語言,這支校隊正是以多元種族見稱的地利亞修女紀念中學協和校(下稱:地利亞)。
【Cover Story】【學界足球精英賽特輯】拔萃男書院 追求卓越 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傳統名校拔萃男書院(下稱:拔萃),學業成績於香港名列前茅之外,運動成就也是全港數一數二。上屆拔萃足球隊坐擁多名港青成員,一舉殺入決賽,與聖若瑟書院上演巔峰對決。拔萃一度領先,而且對方有球員領紅被逐下,卻「大意失荊州」被追平,最後互射十二碼落敗而與冠軍擦身而過。
【Cover Story】【學界足球精英賽特輯】聖若瑟書院 傳統足球名校的復興之路 擁有超過一百四十年歷史的聖若瑟書院(下稱:聖若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其足球傳統亦源遠流長。百多年前的1906-07學年,他們已得到港島及九龍地域第一組別(Division 1)的甲組冠軍,多年於各組別的D1賽事共得到超過七十項冠軍殊榮。
【Cover Story】跑上野Run to Wild - 熊雪如 X 林楚茹 熊雪如Shirley和林楚茹Harmony最近都因為越野跑成績不俗而逐漸為人熟悉,不過她們的越野跑年資尚淺,本身另有主項——Shirley參與三鐵運動多年,而Harmony則由中學開始接觸定向運動,多次代表港隊出戰世界賽。兩人不約而同在近年愛上越野跑,意外發現對其主項有如交替訓練的幫助甚大,希望持續訓練越野跑,雙軌並行的成績均能有所進步;亦因為她們本來的主項訓練,令她們在越野跑方面成為「超班新手」,直接跳過新手村挑戰,在越野跑界平地一聲雷,嶄露頭角。
節奏 [跑步必修課] — 陳鎮榮 現時年僅二十一歲的陳鎮榮(下稱:榮仔),曾奪香港渣打馬拉松十公里賽青年組亞軍,以及Unicef Charity Run十公里全場總冠軍,而且更已是美國田徑總會一級教練及著名跑隊TeamSOLO的創隊隊員之一,是近年正冒起的跑界新秀。年輕,對外在的生理層面來說是優點,身體相對較少問題出現。不過,為追求更快的速度,有時難免操之過急,因此他要學懂「慢」——學懂放慢節奏,也是追求「快」的跑手,內在心理層面上需要修習的課題。這亦正正是二十出頭的榮仔的「必修課」。
【Cover Story】越野の超越 在不斷探索中超越自我界限 - 曾小強 X 梁釗峰 踏入山季,香港的美麗山野凝聚了不少愛好行山或跑山的人,香港越野跑手曾小強以及歌手梁釗峰都是其中一份子,更顯大自然的偉大和寬容——無論什麼背景的人都能享受徜徉在其中,探索屬於自己的「極限」。他們亦正好代表了兩類截然不同的人,卻有其共同之處,就是喜歡山野;而山野也令他們有很多得著:越野跑經驗十多年的小強,希望自己從山中獲得的信念能夠回饋和傳承給後來者,越野跑的「初哥」釗峰則希望越野跑超越國界的特性,能夠帶領他進一步探索世界。
【Cover Story】十年 - 香港運動影視編年史 今年正好是《狂舞派》上映十周年,剛巧與之同時於2013年八月上映的電影《激戰》,兩部都是當時成為熱話的運動作品;理想票房彷彿推開了運動創作的大門,近十年香港關於運動的影視作品愈來愈多,每次有新戲上映或劇集播映期間,相關的運動項目亦受到更多公眾關注,亦令創作者和製作方均更願意投入運動作品當中。 2013年彷彿開啟了一個「運動物語」的年代。
【Cover Story】生活大廚的百味-健體港隊運動員 馬倩宜 從選擇食材,以至用不同烹調方式令食物融合起來,端出美味可口的料理,是為廚師的功夫;那麼身兼營養學士、健體教練、催眠治療師、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師的馬倩宜(Happy),將所學的不同知識融合,助自己及他人成就更好的生活,亦可謂「生活大廚」了。
【Cover Story】運動恢復與瘦身的黃金時機-OPTIFAST® 瘦身代餐 所有愛好運動人士都要面對的難題是:對美食的取捨!不少人認為運動量可以令他們進食較無後顧之憂,但其實若一般人運動量不似全職運動員那麼高,便要注意過量攝取營養,在運動後超過一小時才飲用恢復飲品或營養飲品,可能幫助不大,相反更容易引致肥胖;而飲用代餐再配合調整正餐數量,卻可以盡情享受美食了。近期小倫繼續擁抱轉變,作出新嘗試——飲用蛋白質充足的OPTIFAST® Protein Plus瘦身代餐,沒想到效果意外顯著,小倫笑言:「我進食代餐一星期後,體重減輕約五磅之多!」
乒乓平行人生-乒乓球運動員 蘇慧音 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可說是學界運動盛事,學生運動員有機會踏上較大的世界舞台,而且不少世界級運動員亦是大學生,競賽水準令人期待,因此今屆香港隊派出史上最龐大代表隊出戰,亦標誌近年本港年青一代運動員的實力大有提升。 今期封面故事訪問乒乓球運動員蘇慧音和射箭運動員郭賢霽,前者由全職運動員重返校園,後者則一直以學生運動員身份默默耕耘,二人不約而同都即將首度代表香港出戰世大運,懸殊的成長背景,對這次征途有何意義?
【Cover Story】紋身是⋯⋯勝利的祝福——泰拳運動員 孫德全 最近剛於泰國取得IFMA世界泰拳錦標賽亞軍的孫德全,他已打了十多年拳,對他來說,勝利的不二法門只有持續不斷地鍛煉自己,令自己遇強愈強;而他身上的紋身,則是形象化地反映了這種執念:「泰國刺符必須由僧侶唸經開光,才有保佑勝利以及平安的效果。」
【Cover Story】紋身是⋯⋯終身愛好——欖球教練 范信基(基仔) 據說英文「Tattoo」一詞,源自遙遠的南太平洋群島中波利尼西亞文的「Tatau」,這種古老又美麗的圖騰,便深深吸引著前香港七人欖球隊成員范信基(基仔),也令他曾一度成為香港少有的南太平洋圖騰紋身師。
【Cover Story】紋身是⋯⋯性格——香港羽毛球代表隊成員 李卓耀 問起李卓耀為何去紋身,他隨即就回答:「因為靚囉。」那比賽表現「穩重」了,與紋身有關係嗎?他笑言:「初時紋身有想過用來提醒自己要表現點點點,但後來就覺得無所謂,主要都是覺得靚就去紋。」
【Cover Story】掌握專項運動技術的時機-足球教練 陳浩然(陳Sir) 由運動員二代,到嘗試鍛煉體格的小朋友,每個孩子接觸運動的起點不盡相同,而當他們想向專項運動進發時,當然更受到各種因素影響。除了資源、時機,掌握專項技術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家長願意投放資源去培育,小朋友在什麼年齡適合開始訓練,卻沒有定律。以足球為例,這項全世界最受歡迎、最普及的運動,香港的小朋友可以隨時落街場玩、學校體育課又有機會接觸,甚至不少家長都是足球迷而樂於鼓勵小朋友去踢波,但這是否代表愈年幼開始培訓就愈好?怎樣才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