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是成長的動力|一波一轆

不甘是成長的動力|一波一轆

出發亞洲錦標賽前兩星期,二月三日早上,我突然感到胃漲漲的。力量訓練後,我小睡一會,祈求起床後一切如常。中午飯我只取了一碗白粥和一隻雞腿。正當我想把食具交還之際,卻感到無力前進。幸虧有隊友過來幫忙。我二話不說衝進廁所,最後在洗手盆吐出了早餐跟剛吃的午餐。我帶著發冷的身體完成了我本以為不可能完成的場地課。

第二天,我硬着頭皮的請假了(熟悉我的都知道我很不喜歡請假)。醫生診斷為感冒菌入腸。我忽然想起了半年前的亞洲盃。同樣剛好完成一個周期的訓練,同樣的時間點身體就倒下了。

為什麼又是我?
「努力不一定成功的……」
「但我還想繼續努力!」

我聆聽身體的需要,並相信自己的身體。幾天後,我PB了。我帶著極好的身體狀態出發去亞洲錦標賽。

我將要參賽的是團體爭先賽,我是第二棒的運動員。從前,我都是負責第一棒次的起動。這次,我第一次擔任第二棒的角色,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其實比賽前一直有很多憂慮,我怕跟不上第一棒的運動員,我怕後面掉速影響第三棒。我真的能勝任這個棒次嗎?

賽後我在隊友旁邊的角落哭得轟烈,不想讓人知道我哭,更不想讓前教練看到。我總會想起前教練的話:眼淚在賽場上是沒有用的,沒有人會同情你。

看到自己資格賽踩出的時間,我很自責。我覺得自己表現很差。在這場比賽,我看到其他人的進步,但我卻只記起三年前我做出一樣的表現。

這是否代表我沒有進步?

我知道不是的。我亦清楚看到自己這段日子的努力與成長。

第一次的第二棒。轉變的過程必然經歷的跌倒。好好記住今天的不甘、今天流過的眼淚,繼續好好努力。

你會成功的。

不甘是成長的動力|一波一轆

Text:程嬿珊
Photo:作者提供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4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