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留一線 日後好相見|輝之筆去

凡事留一線 日後好相見|輝之筆去

今日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偏向心理方面,大部份內容都屬於我個人想法。我平日比較常思考,如遇上一件事情,首先會有自己觀點,發現別人與自己截然不同時,我就會嘗試站在對方角度上去思考,了解為何有完全不同的思想,分析有何利弊之處,最後會嘗試一下是否可取,在日後去改變自己。

網上誇張詞彙刺激流量

自己沾上小小內容創作者的身份,會思考什麼類型的影片適合自己。第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要自己感舒適。影片就是對外界介紹自己,若在網上世界裝扮得與真實世界的自己不符合,我絕對會感到不適,我喜歡影片中的謝永輝就等同現實世界的謝永輝。

其次,對於專業知識一概不涉及。我並不是專業人士,比我更專業的大有人在,即使是自己比較擅長的運動範疇,我都不認為自己是專業。我只是有自己的心得,我願意與別人交流我的經驗,更願意吸收不同的知識概念。我的經驗不一定是最正確的。科技日新月異,研究每日千千萬萬,很快就會有新的實驗研究結果。最重要的都是交流意見,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方法。

最後,我都不喜歡用譁眾取寵的方法。我明白標題等等第一印象要吸引到人,就必須要用特別的字詞,但我就是不喜歡亦不能習慣。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現實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地帶,沒有絕對正確答案。最近經常聽到「內耗」這一詞——即是容不下別人的價值觀,不理解為何別人會有如此行為,認為別人的行為是錯,自己是對的。對於任何一個情況,每人都有不同的面對方法,這是大家各自的課題,我們不應該亦無需要干涉對方。在道德價值觀上,這是等價交換,行動背後會有一連串代價,有危才有機。例如歐洲的小偷,他們可能從小到大,家人都是這樣養大他們的,對於他們來說,偷竊是正常不過。而我們的社會教育都認為偷竊是不可接受的。我們互相改變不了對方,小偷不會不偷東西,我們亦不會做小偷。我們的課題不是去說服小偷,因為無法改變別人,只可以改變自己,如何不被偷,才是最好方法。

Text:謝永輝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5年3月號
更豐富內容請支持印刷版或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