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東奧 那些和香港那麼接近的加拿大獎牌

回顧東奧 那些和香港那麼接近的加拿大獎牌

經過接近兩個星期的賽程東京奧運終於在疫情的威脅下完結。香港在本屆奧運以一金二銀三銅,位列獎牌榜49位,創下歷史性佳績,令市民非常鼓舞。其實除了香港,加拿大在本屆奧運亦創下七金六銀十一銅的歷年最佳成績。

雖然說獎牌無分顏色都值得慶賀,但就像張家朗的劍擊金牌讓香港在廿多年來再獲金牌,加拿大有些獎牌也是特別受人討論。例如第一個金牌就由本來是中國的棄嬰,受到加拿大家庭的收養和愛護而成為女子100米蝶泳金牌的Maggie Mac Neil獲得;男子短途田徑賽上亦有突破,獲得200米金牌的Andre De Grasse;還有打破奧運10項全能記錄而奪得金牌的Damian Warner;最後當然還有打破過去20年連敗於美國隊的女子足球隊獲得的金牌,都成為連日的 talk of the town。

不過除了金牌之外,就有那麼一兩個項目,香港和加拿大的好手都並列同一個頒獎台。我相信在加拿大只有少數人,能夠像我一樣有機會感受到這種雙倍的感動。

首先就是香港的神奇女飛魚何詩蓓獲得銀牌的200米自由式。當香港的觀眾都屏息靜氣看著她和澳洲的泳手爭奪金牌之際,加拿大泳手Penny Oleksiak 就在何詩蓓的旁邊穩奪銅牌。在今屆奧運,Penny同時都在另外兩項4×100米接力分別獲得銀牌和銅牌,加上2016年里約奧運獲得的四面獎牌,她以七面獎牌,成為加拿大歷來獲得最多獎牌的運動員。

photo

photo

值得大家留意的是,當大眾對運動的焦點仍然留在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其實整個運動生態已經默默地起革命。就在本專欄之前提過,一個由烏克蘭富商主催的「International Swimming League (ISL)」已經直接挑戰FINA在游泳項目的壟斷地位。年青有實力的泳手都享受在ISL高水平的較量以及優厚的獎金,何詩蓓和Penny都有參與,更是Energy Standard的隊友。故在專業運動的世界,還以國家作為分野,似乎越來越顯得過時了。

奧運去到尾聲,李慧詩再為港隊增加一面銅牌,令大家都非常雀躍。但其實同一項賽事,冠軍就是由加拿大的車手Kelsey Mitchell所奪得。李慧詩的刻苦鍛煉,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加拿大這位冠軍的成功之路卻完全是另一個故事。

Kelsey四年之前還是大學足球運動員,根本還未參加場地單車項目。她的天賦,就在她2017年報名參加拿大運動員發掘計劃「RBC Training Camp」的選拔中發掘出來。這個計劃由加拿大奧委會及國家運動協會主辦,再由私營機構「RBC」出資,以一些簡單的體能測試數據作為指標,發掘出有潛質的運動員,再編配到適合的運動項目加以培訓。據說,Kelsey測試的時候所用的普通運動鞋能踏出1300 Watts 的功率(女子冠軍級運動員的功率為1800 Watts),可謂天賦異稟。

photo


photo

所以當香港為老將李慧詩仍然能夠奪得獎牌而歡欣的時候,有幾多人留意過去多年的港隊在人才選拔方面是否有所不足?何詩蓓長期在美國練水,李慧詩則經常在中國練習,運動員在本地訓練方面可有改善之處?

成功的奧運之後,希望市民大眾能夠對運動員有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好讓他們無論在體制或經濟上能夠有充足的支援,放心練習,別讓這些燦爛的成績,曇花一現!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1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