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運會回來|精英心簡

《從奧運會回來》

photo

從奧運會回來,可能是真切地感受到這個「新」議題的重要性。容許我也跟大家說說這個top topic: mental health。

前幾天跟李慧詩做直播,她毫不猶豫地問道:好多人話你唔似運動員,你點睇呢啲評語?

我愣了一下,回過神來說:「上一屆2016年奧運我以接力身份去,因為當時做持旗手而令人留意,之後我有機會去試去做運動以外嘅事,但我一直都知道運動員先係我最內心嗰個本質,所以呢幾年我反而係更加努力去訓練,喺新加坡達咗A標已經知道可以去奧運,我都set咗另一個更高嘅目標俾自己,希望可以再進一步突破,發現喺香港嘅訓練未必足夠,所以決定去澳洲搵多一個教練加強訓練,同一班世界級背泳選手一齊游。我知道係有證明自己嘅需要,因為支持運動員嘅大眾係欣賞你嘅努力同你嘅精神,所以我相信成績可以說話,呢樣亦一直係我嘅宗旨,我事實亦都係有用比上一屆更好嘅成績俾大家睇,而我亦都一定會繼續堅持呢個努力嘅我。」對於從社交平台中所感受到的壓力,彷彿還得在社交平台中釋放,說出來有疏通了內心少許。

photo

photo photo

我不是讀心理學的。

所以只能從個人出發,分享自身經驗。

運動員心理之強大,一直都被視為最被欣賞的地方。無論獲得獎牌與否,大家都更希望了解每一位運動員背後屬於自己的奮鬥故事。全職運動員需要每星期25小時的傳統訓練,但是心理訓練又有沒有被照顧?有沒有被重視?外在與內在的心理壓力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

在此感激你們每一位耐心閱讀都最後的。

你們就是運動員的後援會,願我們能繼續走下去,用時間和實力說明一切。

 

原文刊於《運動版圖》2021年9月號 

標籤 (Tags)